樓市投資屬性下降不再穩賺 一線城市存抄底機會
發布時間:2015-01-29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隨著2014年我國
房地產市場進入高位盤整的新常態,多數
城市房價一路走低,居民的資金流向更多渠道,房地產日漸被
投資者所拋棄,甚至有投資者想要賣房炒股。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12月份
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同比下降的城市達68個,這也意味著這些城市的房價比一年前還要低,而這背后是購房者真金白銀的損失。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中國人普遍有著“買了房就要賺”的心態,即使是購買首套
住宅,也帶有非常強烈的投資心態,這也導致了中國
房地產市場的不健康。
房產投資屬性下降 有投資者欲賣房炒股
樓市的降溫直接導致了居民投資流向的改變,
央行發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房地產投資”已退出了居民投資意愿的前三名,58.8%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的難以接受,未來3個月內準備買房的居民占比僅為14.5%。
近年來居民投資渠道日益多元化,各種互聯網“寶寶”產品走俏,
銀行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雙方更是卯足了勁比拼收益率。近來股市投資收益也普遍看漲,居民理財有了更多的選擇。
隨著居民投資房地產的意愿的降低,房產的投資屬性也在逐漸下調。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從
政策因素來看,自2010年開始的
調控政策,造成了投資杠桿率提升、
貸款成本的增加,
限購限貸政策也從根本上抑制了
住房的投資投機型需求。從市場因素來看,三四線城市產業驅動力相對薄弱,人口吸附力不足,在前幾年樓市高歌猛進的時期,地方政府大量推地,導致
商品房供過于求,房產失去投資價值。
另外,張大偉還表示,目前房價已經遠透支了收入漲幅,過高的房價致使居民無力購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購房需求。
業內:房產仍有投資空間 一線城市存抄底機會
在樓市“新常態”下,房地產已經結束了買房就賺錢的時代,購房風險增加。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投資空間不大,但一線城市的房價仍有上漲的動力。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從2014年來看,即使樓市降溫,
地價仍然高企,為房價上漲提供了空間。另外,2014年
全國商品房
價格也并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滑。
他進一步表示,2015年樓市出現止跌反彈的跡象,購房者可適時入市,仍有抄底的機會。
對于房產投資,郭毅也建議,購置房產還是要以改善居住為目的,一線城市的外來人口基數大,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也較為健康,可以在置業選擇有所傾斜。區域選擇方面,中心城區或者郊區的軌道
交通沿線,保值能力較強。此外,投資應結合政府大的投資計劃,投資力度大的區域,未來區域基礎設施、配套條件的提升將會更加迅猛,可為樓市增長提供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