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沒有哪個開發商說自己日子特好過,如果有,那多數也是假話,現在不只是說你賺錢就有好日子了,大房企還在賺錢,但他們的日子不比中小房企壓力小。
近日,A股上市房企陸續發布三季報。雖然今年很特殊,面對如此艱難的環境,但是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放松跡象。加上“三道紅線”融資新規,開發商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
但話說回來,再差的時候也總有做得比較不錯的。現在的市場就是高度集中化更加明顯。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排名靠前的房企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均保持較高增長,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業績出現衰退的房企則基本延續了半年報之后的頹勢,各項指標下滑嚴重。
也就是說,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愈發呈現出一種嚴重分化態勢,過去普遍都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今天才是真正考驗開發商實力的時候。看誰能先有這種憂患意識,并且能夠有所突破現有的一些模式,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很顯然,太難了。但是開發商一直在摸索著。
所以,無論你的業績水平如何,大家都處在一個時代變革中,雖然你的業績已經通過虹吸效應把中小房企的財富吸引到自己手中,但是如果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和變化,照樣會被時代拋棄。
這一點,我想萬科的郁亮更有發言權。
10月31日,郁亮表示,“‘活下去’,是要做時代企業,努力適應變化;‘一根筋’,則是心無旁騖守著本分干到底。”“萬科絕對沒有五年發展規劃,我們所說的‘活下去’翻成另外一個語言就是叫做時代企業。”如今房地產行業面臨巨大變化,如果不適應變化就要被淘汰;變化也是一個新機會,誰適應這個變化,誰就有新的機會。
哪怕是萬科這樣的企業也都在嘗試著轉型,自從“三道紅線”以后,所有的房企都被固定在了一個起跑線上,雖然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相對來說,大家都被固定在一定的限制中,金融紅利、土地紅利都結束了,都要適應體制轉變問題。
回顧“金九銀十”,實際上早就談不上傳統意義上的旺季,早就成色不足。那么當“三道紅線”后,房企都處在一個起跑線上時,又當如何努力去沖刺僅剩不到兩個月時間的業績呢?四季度作為房企業績比拼、降低負債的關鍵時點,既要降杠桿,還要賣房回款,更有債務到期和“三道紅線”壓頂,這些困境背后,開發商該怎么去突破呢?
我一向說,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房企融資渠道逐步收窄收緊,在負債持續高企的背景下,開發商必須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彌補”業績的虧空,否則全年任務很難完成。所以,我認為降價可能是很多房企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出路。可是降價也是個技術活,不是說說那么簡單,降價也有好多學問。這也是考驗開發商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開發商的生命就是賣房回款,要想快速回籠資金,唯一的就是抓住購房者,誰能贏得購房者的信任,誰就能掌握市場主動權,降房價或者說穩定住房價是趨勢,也是開發商們必須面對的考驗。
對頭部開發商而言,早就做到了在全國范圍各個季度以平穩的節奏推盤。融資渠道收緊,房企要降杠桿就得加快推盤,積極促銷,狠抓回款。
另外一個就是關于拿地,不拿地不行,拿地也不行,到底怎樣行?融創中國孫宏斌說,“對融創而言,今年是從容的一年。融創要在保持負債總量穩定的前提下,通過增加銷售、利潤使公司負債率降下來。現在是土地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土地拍得貴,不是很好的拿地時機。”
同樣,雅居樂陳卓林也表示,“我們現在不能亂拿地,下半年如果沒有好地、沒有好項目,我們就到明年拿地,因為拿錯地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由此可見,拿地成為房企燙手的山芋行為,拿吧不是,不拿吧,也不是,所以收縮好這個度非常關鍵。謹慎拿地可能就有利于降負債。如果在賣房和銷售回款上做好,不僅保證現金流動性,還可以降負債。
還有一條路那就是賣股權了。有不少房企也在不斷轉讓子公司股權,盡力盡早把杠桿率水平降到合規范圍內。所以綜合下來,擺在開發商面前的路不多,最普遍的辦法就是降價賣房回款、謹慎拿地、賣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