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您對我省保障房建設有哪些意見建議?您認為承租、承購保障房方面有哪些問題需要關注?對于弄虛作假、騙租騙購保障房和住房補貼,怎樣處理合適?為制定切合山西省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內容,山西省人大法工委就《山西省城鎮住房保障條例(草案)》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建議。即日起至4月5日,公民、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均可提出意見建議。
《條例》(草案)中最大的特點是建立向弱勢群體傾斜的保障機制,在保障性住房申請審批環節,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民政等相關部門的聯審制度,嚴格準入審批,嚴查騙租騙購行為,真正解決弱勢群體的住房困難,確保讓中低收入家庭合法受益。
對于弄虛作假、隱瞞家庭收入和住房狀況,騙租騙購城鎮保障性住房和住房補貼的申請人,條例草案提出了申請人需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如被警告、退房、五年內不得再申請、被罰款等。同時,政府部門應當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持有和運營城鎮保障性住房。
1、不得改變保障房
用地用途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按照城鎮住房保障規劃和年度計劃,在土地供應年度計劃中單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用地規模,保障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
禁止將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直接或者變相進行商品房開發和其他改變用地性質的土地開發;列入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儲備用地范圍的土地,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
2、建立聯審制度
核實可采取入戶等方式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建立城鎮住房保障部門聯審制度。
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對申請人住房狀況、經濟狀況、家庭人口、戶籍、居住時間等情況進行審核。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商、稅務、金融、證券、住房公積金等涉及公民收入、財產的單位和管理服務機構,應配合做好對申請人相關條件的審核工作。
調查核實可以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組織聽證、調取相關檔案等方式。
3、輪候、搖號、配租等
程序全程公示
經審核合格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對申請人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個工作日;審核不合格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書面告知申請人。
公示期間,申請人對審核結果有異議并書面提出復核申請的,或者接到投訴舉報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予以復核。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將公示期間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申請人登記為輪候對象,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向社會公布。
確定為輪候對象的,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按照審核認定時序或者采取綜合評分、隨機搖號等方式確定輪候順序并公示。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明確的優撫照顧對象,應優先安排。
輪候對象應每年在規定時間內向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申報復核。不按時申報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催告限期申報。經催告仍不申報的,視為放棄輪候資格。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按照輪候順序進行配租、配售,在配租、配售工作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將結果向社會公布。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或開發建設單位,應與保障對象簽訂配租、配售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配租、配售價格根據實際由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制定。
4、承租5年以上
可購買保障房
承租人之間需要調換所承租城鎮保障性住房的,經出租人同意,可以互換,并重新簽訂合同。
連續租賃城鎮保障性住房不少于5年,且符合城鎮保障性住房配售條件的承租人,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購買承租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