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時隔近三年,“倒房號”再次重現江湖。北京房地產市場中據說黃牛黨“倒房號”5萬元一個。另據報道,進入12月,北京樓市再掀漲價潮,有二手房一天提價70萬元。

不可否認,自今年三四月以來中國樓市持續升溫,無論是新房價格還是二手房價格,或是房租價格,都有一定漲幅。以二手房為例,據悉,北京的成交量、成交價格年底都接近歷史高點。北京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住房租金漲幅高達7.1%。有白領也稱“兩年房租翻一番”。這些信息提醒我們,樓市有再次“發燒”的可能。加上美聯儲日前推出QE4,此前還推出了QE3,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形成了通脹壓力,買房成為公眾抵御通脹的首選。
但目前是否存在大面積恐慌式購房、搶房,則值得懷疑。如果是個別新樓盤或個別二手房出現搶房情況,或也是正常現象。因為地段好、配套好的房子,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很緊俏。但就目前樓市而言,即使存在恐慌式購房、搶房,也是個案而已,而不會是一種普遍現象。
這是因為,一是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主要城市,其樓市限購目前并沒有放松,投資投機性需求難以大規模入市,總體需求還是溫和式上升而不是爆發式上漲;二是盡管不斷推進的城市化加快了人口向城市轉移,但以北京為例,據悉2011年暫住人口比上一年還少了60萬,這說明住房需求增長也是有限的;三是據媒體披露,北京房屋空置率接近三成,消化周期需要近42年,滯銷樓盤大量存在。
這種情況下,所謂“恐慌式搶房”,要么是放大了個案,要么是人為炒作。之前,國內樓市曾多次出現過“放大個案”現象。一些新樓盤出現5萬元“倒房號”,乃至恐慌式搶購,事后多被證明是以炒作哄抬房價、謀取利潤。比如,開發商在一天內集中銷售樓盤,再雇傭一些人混進購房者隊伍,控制可售房源,就造成了項目異常緊俏、供小于求的假象。
因此,在國內樓市總體平穩的情況下,無論是出現恐慌式搶房還是恐慌式拋售,都值得警惕。不過,目前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并不是恐慌式搶房或是黃牛黨“倒房號”,而是房租上漲。因為,這幾年不管是樓市低迷期還是狂熱期,房租普遍都在上漲,而且很多地方漲幅不小,這讓居無定所的“蟻族”壓力很大。“兩年房租翻一番”導致的“生活品質直線下降”,絕不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