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如今正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在石家莊終于遇到克星了:河北石家莊根據本市實際,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采取鐵腕手段,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將強制沒收違規建設的住宅用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新舉措。
據說這樣可以一舉兩得,既能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又能將吞并公共資源的住房,給充公了:今年中央下達給河北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是38萬套,其中,石家莊市2011年的任務為41248套,是2010年的3倍還要多。在保障性住房的任務重壓之下,石家莊想到了一個招,將小產權房沒收,轉為保障房。這樣可以達到震懾的目的,“蓋的樓都給沒收了,不僅僅是白干的問題,還得欠下一屁股債,違法成本實在太高了。”一些開發商的說法印證了罰沒規定的威力,“這是一柄懸在頭上的劍。”為了能夠盡快將這項“偉大的構想”實施,各相關部門正快速行動,緊鑼密鼓制定罰沒細則。
小產權房一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個重要的歷史現象,是一種自發性的經濟行為。由于小產權房沒有經過地方政府的利益共享,暴露了高房價的本質,導致了地方官員咬牙切齒的痛恨,早就試圖將之貼上各種各樣違法犯罪的名義,給罰沒充公了,但是鑒于小產權房已經成為制約地方權力的重要部分,以及這確實也是公民的一項財產權利,小產權房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小產權房的問題肯定會解決的,但絕不會通過罰沒或者充公的方式解決。小產權房主要問題是合法化問題,而不是合理化問題,很多人早就意識到,小產權房之所以屬于“小產權”,主要是由現行的法律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于,在地方權威縫隙中生長出來的力量,沒有經過地方作為中介進行的高價土地拍賣的環節。地方從農業用地或者宅基地改為城市用地的過程中,獲得巨額差價,形成土地財政和稅收財政,因此,小產權房調劑市場供需不足的歷史功能被抹殺,代之而行的是各種各樣的丑化與威脅。小產權房暴露了高房價的本質,無論從土地成本、管理成本、稅收成本上來說,小產權房都暴露出了高房價。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序地保護這些人的權益,還是簡單地奪其財產,是事關整個房地產市場或者是整個社會安穩問題的關鍵。
我們多次指出,小產權房由于觸犯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稅收以及其他根本性的利益,難以轉正。但是,今年3月份,住建部官員指出,有些地方正在探索,集體土地可不可以讓農民來入股,自己來建,自己來管理,然后作為出租的房源。這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給小產權房指出了一條明路,就是讓小產權房出租,來平抑越來越高的房價和房租。這樣,多方得益,允許農民自建房出租,紓解高房租的壓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什么優勢資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收取高額的交易費用和管理費用,將之轉嫁給最終的消費者。如果自己又做不了,又不讓別人做,這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嗎?再說,城市化過程本身要讓失地的農民或者拆遷的市民受益的過程,而不是隨意剝奪人家權益的過程。
據前些年統計,中國目前小產權房建設面積達60多億平方米,數量非常龐大。小產權房在法律之外,我們應當將之合法化,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能夠滿足百姓的住房需求,就應當讓別人有活下去的權利和希望。房價房租高的離譜,一些人已經不是商品房的有效客戶了,這些需求者被迫無奈購買小產權房。而造成高房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財政,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多如牛毛的房地產稅費,這些都轉嫁給終端購房者。小產權房多是小戶型,他們熱衷于建設小戶型的住房,這對于城市租房一族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但是,碰到要政績和完成所謂任務的地方來說,小產權房的現狀就岌岌可危,因為太多的地方都想要采取懶惰的辦法去完成任務。中央要求各地多建保障房和廉租房,本意是增加蛋糕來滿足需求,不是讓你去掠奪蛋糕或者是瓜分別人的蛋糕充當增加的蛋糕。各種各樣所謂正當的幌子,不是侵占公民權益的正當理由,任何為了所謂高尚目的而行私權的行為,都應當被當眾揭開其真實的面目。唯有如此,中國房地產市場真正的市場經濟才能確立,否則,各種各樣的權力都肆意侵襲其基礎,那是自毀長城。
上一篇:陳寶存:且慢對石家莊罰沒違建小產權叫好
下一篇:“任大炮”的多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