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媒體都在鼓噪實施住房物業稅,期望征收物業稅會降低住房房子價格。我覺得是重大的誤解:提高保有稅非但不能降低房子價格,反而會進一步推高一線城市的房價!
如果實施這個政策很可能會和2006年,大幅度提高轉讓房產的個人所的稅和營業稅效果一樣,當初目的是抑制投機,以期達到降低房價的目的,但是事與愿違,實施政策的效果卻是大幅度提高2手的交易成本,逼迫大家都去買新房,新房價格當然是一漲再漲,和當初的良好初衷完全相反,2009年政府終于認識到該政策的反效果果斷降低了房產交易稅費,起到了抑制降低房價的效果。
是否征收物業稅,政府的官員們不妨深層次的考慮一下后果,避免再閉門造車,制定類似2006年的稅收政策,先征后免的政策反復!實施物業稅金首先會全面提高出租房的業主提高了持有成本(類似提高供暖費),同時挫傷了中產階級投資房產的熱情。對于原來房主的應對新增加的成本,會有2種方式處理:
1是提高租金彌補損失
2是變賣房子,會造成可供出租的房子大幅度減少。
不論第一點還是第二點房租提高提高會提高租房成本,實施物業稅會挫傷中產階級的投資房產的熱情,造成出租房源的增量減少,造成供給下降,但是實施物業稅收對心大城市不不斷涌入的外來人口(據專家測算中國目前正處在加速城市化過程中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既有求學的又有打工的)沒有任何作用。他們進入大城市首先最迫切的需求是租房而不是買房!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北京10年常住人口從1000萬增長到2000萬,平均年增100萬人口,這才是房價上漲的根本動力,所以實施房產稅,只會會進一步激化,租房的供需平衡,激化的結果是房租的大幅度上漲,同時引發房租和房價的進一步上漲!
對1線大城市由于外來人口太多全部處于買方市場,租金市場穩定,假設北京的供暖費價格提高1倍,會使北京四環內的房東拋售自己的手中的房產嗎?!拋售的壓力可以忽略不計(從最近1年的北京的出租房子的價格走勢就可以看出來),所以提高保有稅非但起不到抑制房價的作用,相反的會激化租房市場的供需平衡,引發房租大幅度上漲,會進一部刺激促進購買需求,進而推高房子價格。
2-3線城市以及單純的旅游城市,由于對房租的價格彈性低,承受能力有限,成本沒辦法轉嫁,房價會顯著下跌。
對應策略:政府不是萬能的,有限的政府資源應該滿足真正低收入人群對廉租房的需求,而大部分人應該通過市場環境來租房,政策上不應該殺雞取卵的大幅度提高物業稅,應該區別對待(對那些建筑面積在120米以上的房屋征收保有稅是應該的,因為它屬于奢侈品,對120米以下的房屋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應該免稅)目的是通過政策引導和培育一些投資者把資金投資的房地產中來,(例如學習美國對中產階級投資房產實施免除個人所得稅,對投資買房子提供優惠利率)目的是通過政策引導和培育一些投資者把資金投資的房地產中來,擴大投資他們領域,讓他們購買房屋來出租給年輕人,引導他們長期的穩定的把房子出租給中低收入和年輕人,租賃市場開放了,競爭的因素會使房租的收益比率越來越低,當投資回報接近甚至低于存款利率的時候,價值規律就該起作用了購房的熱情自然就消退了,房價就可以平穩的根據市場需求來波動。
政府從觀念上政府鼓勵年輕人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婚戀觀,一上班就要買房子限制他們的事業發展,結婚的前提必須買房子的錯誤觀念。剛上班,沒有積蓄的時候買不起房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不能怨天尤人,應該發展自己的事業,自力更生,等事業發展了再購買自己的房產,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上一篇:陳寶存:現有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全部放棄
下一篇:葉檀:房產稅收得越少越成功是什么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