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將限購看作“洪水猛獸”,卻不知房貸緊縮更甚之。至今,限購城市數量不過40多個,而房貸緊縮卻是一桿子打翻全國;限購屬行政干預,看似嚴厲,規避辦法甚多,而銀行不放貸,卻是經濟調控(央行和銀監會控制信貸指標)加商業規則(商業銀行更愿意將有限的貸款放給高息行業),回旋余地很小。因此,筆者有一個獨特觀點:樓市要想回暖,還看房貸何時松綁。
聽當業界朋友講,南昌市場并未像一線城市那么冷冰冰,但開發商卻沒多大的推盤積極性,房子賣出去,錢卻收不回——因為房貸卡得緊,個人按揭貸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放出來。其實,這一現象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而房貸政策,又從屬于貨幣政策。去年10月的第一次加息,標志著步入貨幣緊縮周期,至今已加息5次,存款準備金更是提高N次。不過,,隨著國際歐債危機的升級、美債危機初顯、歐美國家多在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國內通脹已露觸頂跡象,國內外因素正迫使我國的貨幣政策漸漸接近“底部”,不敢進一步明顯緊縮。7月份CPI再創本輪新高,但并沒有加息,就已證明了這一點。預期今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將出現局部松動,對于樓市的利空影響也會隨之衰減。
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到貨幣供應量,而貨幣供應量又對股市和樓市影響很大。通過觀察貨幣供應量的變化,而可預知股價和樓價的趨勢。貨幣供應決定了流動性,流動性收縮會導致股市和樓市降溫,反之則升溫。貨幣供應有狹義(M1)和廣義(M2)之分,其中M1與資產價格的關聯度更高,且領先于股價和樓價。比如,2007年8月,M1增幅首先觸頂,10月股市觸頂,2008年1月全國房價同比增幅觸頂。大致而言,我國M1增幅的方向性變化,領先于房價同比增幅變化4-5個左右。
2011年7月,M1同比增速回落至12.42%,創下了29個月來的新低。從近十年數據來看,M1平均增幅約為17.68%,目前的M1增幅明顯低于近十年的增幅均值。M1增幅持續下降且低位運行,能夠直接促使樓市降溫,比如2008年2月-2009年1月,M1增幅持續徘徊在20%以下,期間樓市明顯降溫,房價更是出現了環比負增長;同樣,M1增幅持續擴大并高位運行,能夠帶動樓市復蘇和繁榮,比如2009年2月-2010年12月,M1增幅始終保持20%以上,明顯帶動了2009年至2010年初的樓市回暖與繁榮。
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同比增幅已降至4.53%,環比增幅已僅有0.09%。接下來,預期M1增幅將還有可能回落一些,但正在探底過程,一旦貨幣政策有所松動,則就會出現反彈。上一輪M1增幅回落周期中,最低值2008年11月的6.38%。本輪調整周期,由于國內外宏觀經濟情況明顯比2008年下半年樂觀,所以M1增幅的最低值將明顯高于6.38%。預計四季度M1增幅觸底,按此推算,9月前后,將出現房價環比負增長,其后5個月左右,將出現同比負增長。
影響房價的因素錯綜復雜,僅從貨幣供應的角度,可以大致這么推斷。不過綜合別的因素,以及目前市場現狀,房價下跌已呈必然之勢。只不過,未來一年M1和樓市的變化特點,與2008下半年至2009年那一輪,將存在較大差異。眾所周知,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那時國家出臺了強力的經濟刺激政策,其中2009年全年新增貸款近10萬億,當前的高通脹和地方債務壓力,即與之有關。
吃一塹長一智?偠灾据啒鞘姓{控的激烈程度,將明顯小于上次,同時卻要忍受長時間的折磨。這次,房價下調的時間較上次長,但幅度沒上次深。其后,隨著貨幣政策的慢慢放松,預期樓市回暖的步子也會邁得比較小。對此,大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即便是2011年或2012年政策有所松動,房價的走勢也不會像2009年那樣被快速拉起,居然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了由“冬天”到“夏天”的切換。
上一篇:張宏偉:免征契稅將迎來“加名潮”風暴
下一篇:葉檀::“房價”即將進入大幅快速下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