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著名的《美國華爾街時報》對全世界12名諾貝爾獲得者的大經濟學家進行調研,向他們提了兩個不二的選擇題:第一,今后70年哪個國家(地區)發展最快;第二,70年之后,哪個國家(地區)經濟實力最強大?
被選擇的是三個國家(地區):美國、歐洲(歐元區加英國)、中國。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20-21世紀最偉大的兩大經濟學家之一的90多高齡的弗里德曼(現已故),及產權經濟學家科斯、投資大師馬柯維茨等七名大經濟學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國。另有三名學者選了美國,兩位學者選了歐洲。
我是認同弗里德曼、科斯、馬柯維茨等人的觀點的。中國確實處于盛世,并可能會持續很多年,對內中國繼續經濟高速發展,對外實行和平外交。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這個一長段時間中,難免會出現幾次大中型的調整,其中包括房地產市場、休克性地下跌,發生類似日本臺灣的情況。但我們要全力避免之。但總的來說,中國經濟、社會將長期向好。中國當代出現盛世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的必然。
二三線城市房產限購,可能使通脹形勢惡化。國務院開會決定,對一些房地產價格上漲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實行限購令,對此,我深為擔心。現在已限購大中城市已達41個,如果再對洛陽、秦皇島、韶關、吉林、桂林等這類二三線城市限購,雖然會令這些城市需求得到暫時扼制,但第一,會否導致全國與房地產有關的42個產業全面蕭條。
2010年10月正式搞限購之日,筆者就指出:通脹要真的出現了;當時僅3%左右,限購后,巨量資金無處投資,10月后,通脹節節攀升到5-6%。第二、在外匯占款與日俱增的現在,極可能再次壓下葫蘆起了瓢,將6.4%的通脹再壓上去。通脹是全國工農商學兵,城市農村居民,人人受傷害怕的啊!而房價則是城市部分人受傷害的問題,應該是兩弊相權取其輕啊!
上一篇:陳寶存:限價令最終演變成多方皆輸局面
下一篇:張庭賓:房企將無力抓住最后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