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關鍵時刻,主抓房地產調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河北廊坊調研房地產調控工作,并且組織了一次座談會。11月27日的《新聞聯播》中,將這一個事情做成了兩個新聞播出,表明了中央政府對各界關于房地產調控反彈的鮮明態度——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李克強的這番表態同時還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將會延續到十八大之后。
這次房地產調控帶有很強的行政調控味道。中央政府不放松房地產調控,意味著房地產的拐點必然會出現,房地產價格進一步下降已成必然。這種長時間的調控周期,會讓一些現金流緊張的房地產企業被淘汰出局,房地產業提高集中度的洗牌必然會發生。盡管李克強在這次表態中,對地產調控的基本思路和對策依然是堅持不放松,但其中還是蘊藏了一些變化,調控政策實質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微調信息。
首先,三年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的目標已經做出調整。如此大規模的保障房建設,所需資金是一個天量,尤其在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減少,又要加大保障房建設的情況下,難免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通過各方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的情況下,今年的1000萬套已經開工。但明年如果繼續保持這種力度,加上今年新開工的續建,對資金的要求更大。可以預見,明年和后年不會再按照三年3600萬套的目標去建設,很有可能會調低目標。所以李克強在發言中用了“明年各地還要根據自身實際,新開工相當數量的保障房”這種富有彈性的語言。
其次,不單單建設保障房,更需要重視保障房的配套實施建設。如果配套建設無法跟上,已經建好的保障房就會成為孤島。而要配建保障房的基礎設施,又需要增加投入,這也意味著資金需求將會更大,反過來進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設的壓力。對此李克強表示,要抓緊研究通過債券等形式籌集資本金的機制,推進建設保障房必要的市政配套設施。但這種債券發行的償還主體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又需要一次博弈。
如果全部由中央政府來負責,那么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利用建設保障房配套市政設施的機會,將其他非保障房建設的市政設施算到上面來。中央政府必然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出現,應該會讓地方政府一起來投入,并且盡量明確好各自的償還責任。
最后一個信號,是要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住房需求。這表明,在保障房建設資金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單純靠政府來全部解決,是不太現實的。這也意味著,如果房地產嚴厲調控,繼續進一步打壓房價,房價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這種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可能大量出現。這樣可以滿足一部分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需求,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減輕政府負擔。
這一系列房地產調控的微調,如果能夠推動保障房建設完成3600萬套目標的一半以上投[簡介 最新動態]入到市場,配套能夠跟上,同時促使商品房中這種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有一定增量,解決掉大部分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那么,對房地產限購的這種行政辦法就完全可能取消,從而采用稅收和價格等工具來調控。
歷時近兩年的房地產調控進入關鍵時期,以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為主的調控受損方,已經表現出極強的反彈力量。這種力量通過各種形式表達,開發商通過自己或者代言人公開喊話,部分地方政府通過放寬限購方式來表明態度。這既符合房地產發展的長遠需求,也表明單純靠政府的力量,很難全部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
上一篇:周子勛:市場將引發社會對房價調控猜想
下一篇:朱述古:調控日漸顯現開發商面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