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令執行以來,使得僵持了一年的量降價滯的局面逐漸打開,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現了不少降價樓盤。樓市調控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讓房價下降到合理的階段,讓絕大多數居民可接受,或者有能力購買。而這也是當前限購令執行的目標和底線。目前來看,限購令的作用已經顯現,但目標并未實現,因此短期內沒有取消的可能。但也正如限購令出生是為了抑制房價上漲一樣,它的退出也將同樣取決于房價下降的程度。
當前正是一些城市限購到期,等待延續的關鍵時期,也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關鍵期。之所以關鍵就在于市場各方博弈會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博弈可能激化與白熱化。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央政府要達到其目標不僅在于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讓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轉型,引導國內房地產市場真正成為一個居民消費為主導的市場。在這意義上,中央應該是汲取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教訓。當時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通過131號文件對房地產采取一系列過度優惠的信貸及稅收政策,結果導致全國房地產價格失控飆升,房地產泡沫吹得巨大。因此,此次中央政府對于限購政策的執行異常堅決。比如說,為了全面遏制與打擊房地產投機炒作,估計政府已經儲備了更多的調控政策,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財產稅及對投資性購買住房實施嚴厲的稅收政策等,以此來突顯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宏觀調控決心。
加上明年就得召開十八大,毫無疑問,民生的問題將是十八大最重要的主題。中央政府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堅定決心不會改變,限購政策也同樣不會取消。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隨著住房銷售的全面下跌,土地市場也急速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土地出讓金同比下跌預計達到3成以上。而土地出讓金的減少,使得以土地財政為主導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將嚴重縮水。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計希望松綁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先是佛山、成都直接修改當地限購政策,而后是更多的城市在限購延期的問題上沉默不語。不過,在佛山和成都限購令“松綁”被明令禁止后,可以說明年限購政策繼續延續幾無懸念。
限購令的目的是讓房價下降,但也并非要讓房價簡單地一降到底,而是為房地產市場新的定價機制建立爭取時間,為更多的保障性的公租房建立爭取時間。今年以來,多個城市大規模興建公租房,為的就是解決城市中無力購買商品房的那部分人的居住問題。未來當降價下降到購房人認可的程度,公租房大量入市,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房源供應充足的時候,才是限購令達到目的的時候。
上一篇:賈臥龍:政策微調交易量樓市能否真回暖
下一篇:馮海寧:調控政策非玩具地方不能隨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