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高漲的房價,國家的調控政策,使得二手房市場的房價一路飄紅。究其原因,兩大租客成為這個龐大市場的主流。
第一種是合租的年輕人。但這是租不起的自然選擇,其結果應該是壓縮需求,最終拉低房租。
關鍵在于第二種人。為了孩子讀書或者自己上班方便的租客。他們不是因為沒房住而租房,而是因為北京太大,或者太堵,或者教育資源分布太不平衡,而決定把原有住房出租,到工作單位、學校附近就近租房住。我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據目測觀察,這種租客起碼占到租賃成交總量的30%以上。
于是,一個神奇的經濟學現象誕生了。這些“換房住”的租客,本身并不改變供需關系,因為他們租賃一套住房的同時(增加一份需求),會出租一套住房(增加一份供給)。但是他們有個特點,就是不太在乎價格。租金上漲,出租的那套房租也會上漲,只要收入能把支出補回來,也就無所謂了。
看到其在經濟學上的奇異之處了嗎?一般來說,房租價格不同于房屋價格,是很難投機、操縱和資本市場化的。但是在北京,家住東邊的一個A先生把房出租,到西邊租套房陪孩子上學;西邊的B先生把房租給A先生,然后到東邊租了A先生的房,方便上班。于是,這兩套房的租金,就出現了股價操縱中常見的“對倒”現象!可以從2000元漲到4000元,再漲到8000元,對兩邊來說都沒有關系!
于是,在北京,再貴的房子都有人租,因為租賃市場居然產生了資本市場的經濟現象。不過,跟資本市場的區別在于,上面兩位先生都不是“莊家”,他們在租金上漲中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也是“城市病”的受害者。更慘的,是那些被高房租步步逼進衛生間的“蝸居者”。當然,也有獲利者。他們出于利益需求,繼續在制造輿論、推高房租,他們才是真正的“莊家”,調控著樓市的腳步。
上一篇:南京一樓盤開發商卷款潛逃 購房者現竹籃打水
下一篇:董家別墅“鶴立雞群”私自違建引發公眾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