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業務(本文中特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一直占據中國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的主流,但最近在銀行利潤的構成中正在逐漸弱化。
目前,一些銀行已經不再把這個業務當成爭奪的重點。民生銀行泉州石獅支行10多億的貸款余額中甚至已經沒有純粹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據該支行行長葉澤鋒透露,即使有一些房產作為抵押物的貸款也是短期的小微企業貸款。要知道,這兩種產品的貸款利率差別至少是基準利率的30%。
2009年,該支行的貸款占比中房貸最高達到過15%。葉澤鋒說,有支行壓縮和置換貸款的原因,也有客戶提前還款的原因。但現在,這是一家沒有房貸的支行。葉澤鋒更愿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個人經營性貸款中,因為它的收益率比房貸高得多,而且符合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確立的“退房貸進小微”的戰略。
事實上,隨著利率市場化時代的開啟,銀行業正在審視和調整各自的業務構成,追求拓展更高回報和更高收益的業務,進行貸款結構調整已是必然選擇,房貸地位隨之下降。而這兩年偏緊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恰好成了這個變化的轉折點,樓市成交量低迷也讓房貸的下滑尤其明顯。從2010年底開始,各家銀行貸款結構中,房貸占比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這一趨勢已延續至今。
廣東一家股份制銀行原董事長表示:“房地產行業過度發展泡沫嚴重,大調整進入一個長期的階段已是不可避免。”從房貸提供給銀行的利潤回報以及它的業務未來成長性來看,房貸正在走向黃昏。
銀行的選擇
民生銀行從2009年就開始退房貸進小微,他們下降的不僅僅是占比,而是整個余額的絕對值也一直在下降。到了2012年6月末,民生銀行的770億房貸占其整個貸款余額的比重僅為5.9%,這個比例最高的時候是在2007年,曾達到過16.1%。
“銀行的信貸資源有限,只有通過調整貸款結構來做小微。房貸的收益率低,加上國家政策并不是很鼓勵房地產市場,自然成為了調貸款結構的首選。”民生銀行零售業務部負責人表示。
有類似貸款結構調整意愿和趨勢的還有招商銀行。招商銀行戰略部的一份內部報告中這樣提到房貸:“在零售資產類業務中,住房按揭貸款占比通常超過70%,單一業務占比明顯偏高。零售收入過高依賴于住房按揭貸款,即便現階段不會出問題,但未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總是要接受考驗的。”
這份報告認為目前國內多數銀行的零售業務結構不夠多元化,不夠均衡。從最新的數據上看,招行零售業務部已經開始著手調整其信貸結構。截至2012年上半年,招行個人貸款中房貸比例為54.17%,較年初下降了2.49%。
招行副行長丁偉9月末透露,最近幾個月,招行個人住房貸款在個貸中的占比繼續下降,截至2012年8月,招行個人經營性貸款比年初增長475.3億元,增幅達56.11%,這一大幅度增長正是來源于有限的零售信貸資源向個人經營性貸款的傾斜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所釋放的部分信貸資源。
上一篇:公積金貸款申請爆增 審核批貸時間推至明年
下一篇:京公積金中心:京公積金申請未爆棚 余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