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發改委日前曝光了8家房地產企業因違反明碼標價規定而受到查處的消息。這些案例主要涉及開發商在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未明碼標價銷售、未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開盤、將未售房源標示為已售狀態等。
據記者了解,開發商借“捂盤惜售”抬高房價行為并非個別現象,而是開發商借此哄抬房價的重要手段。
以河南省的兩家房企為例,按照國家發改委通報,河南上林置業公司委托河南恒輝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銷售的“正商城和園”項目中,604套房源未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開盤對外銷售;河南煤化建業房地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同致行物業顧問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銷售的“建業貳號城邦”項目,192套房源未在規定時間內明碼標價對外銷售。
據參與此次檢查的河南省價格監督檢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后的一定時間內要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并明碼標價,在檢查中發現這兩個項目違反該規定,這不僅侵犯消費者知情權,造成信息不透明、容易誤導消費者,而且故意造成房屋銷售緊俏的假象,增加消費者的恐慌心理和市場投機心理。
“房價飆升已經成為社會熱點,開發商為自身利潤最大化,不顧法規約束,惡意‘捂盤惜售’,不僅對社會公眾不負責任,更直接地侵害了購房者的權益。一些開發商對購房者采取變相漲價等種種欺詐手法,使其落入圈套,嚴重侵犯了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張金波說。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此次發改委的處罰是調控政策的信號之一,雖然是例行的專項檢查。但在調控細則在各地落地之際發布檢查結果,對市場有一定的疊加影響。
本次國家發改委曝光的8家房企共被罰款1000多萬元。許多網友認為,處罰太低不足以震懾不良開發商。“平均才100多萬元一家,九牛之一毛,賣幾套房就掙回來了。”一位網友說。
上一篇:綠地陜西別墅項目涉未批先建 施工一年才拿地
下一篇:居民樓與停尸房僅一墻之隔 6年以來無人敢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