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樓市調控帶來的不利影響,開發商作出棄宅轉商的調整。瑞銀的研究也指出,在2008年調控政策放松后,廣州、深圳和北京均出現大幅月銷量反彈的現象。其中廣州的成交量反彈一度甚至同比超過145%。
瑞銀統計顯示,2011年寫字樓的新開工量甚至較2010年同比增加了近50%,而零售類地產的新開工量同比增加超過了20%。另外,由于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按揭貸款的發放期將由現在至少3~6個月縮減下來,而大多數公司的負債率也將會較2011年有所改善。
不過,對開發商來說,2012年也不全是壞消息。事實上,瑞銀統計的十多家內地房企中,側重發展商業地產的SOHO中國和人和商業等的銷售情況并不佳。截至2011年9月底,SOHO中國的銷售目標實現率僅為45%,而人和商業的銷售目標實現率也只有62%。
在答復關于2012年上半年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信托“爆倉”時,李智穎說,至少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將很少遇到這類問題。截至2011年3季度末,房地產業未償信托貸款已同比減少6%,較二季度下跌46%。而在他們接觸的房地產公司中,大多數選擇以銀行貸款來償還到期信托貸款,而不是借新的信托借款。
但李智穎說,她并不看好開發商的轉型發展。因為內地的商業地產開發,大多用于銷售,而非持有。在開發量增大的情況下,商業地產的銷售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進而放慢銷售速度,極有可能持續2011年的蕭條發展模式。
上一篇:加大保障房供應是改善解決住房需求最主要渠道
下一篇:太原市房價下行趨勢明顯 房企難Hold新年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