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的林老太經人介紹,獲知位于上海閔行區的一家老年公寓設施不錯,便萌生了入住養老之意。2010年12月30日,她在朋友的幫助下,辦妥了入住的一系列手續。2011年2月1日,老年公寓還與林老太簽訂了一份《老年公寓實施“以房養老”試行辦法協議書》,協議約定林老太自愿履行老年公寓“以房養老”試行辦法的義務,將其現有房屋轉讓。
房屋作價形成的價值金額,由老年公寓為林老太養老送終,不足部分由老年公寓承擔,多余部分則用于養老機構的發展,任何個人不得挪用。同時約定,林老太將自己所有的一套55.7平方米房屋產權變更為老年公寓,價值為55萬元。
通過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居間,2011年3月21日,老年公寓取得了林老太房屋的產權。但老年公寓未向林老太支付房屋房款,林老太也未按約交付房屋。之后,林老太的兒子獲知上述事情之后,堅持讓林老太搬離了老年公寓。
林老太認為,自己已經88歲,又不識字,她說在老年公寓簽署的文件原以為是養老手續,并沒有人告知她是“以房養老”,她也未收到過任何房款。顯然,簽下的“以房養老協議”和“房屋買賣合同”屬于重大誤解,且認為合同內容顯失公正。
據此,林老太請求法院撤銷“以房養老協議”和“房屋買賣合同”,并判令老年公寓協助將房產恢復登記至自己的名下。但是,老年公寓不同意,希望法院予以駁回。
官司打到上海閔行區法院,日前法院作出判決,確認該房屋交易存在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遂作出雙方簽訂的《以房養老協議書》及《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予以撤銷,老年公寓協助將房產恢復登記至林老太名下的一審判決。
上一篇:重慶市民高價倉庫遭強拆六年申訴未果
下一篇:“掛名買房”者遭賣家反悔難逃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