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場方面的信息顯示,接下來溫州市區還將有27個項目上市,總供應量達到157.8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就有110.08萬平方米。
據了解,經歷了2011年老板“跑路潮”后,溫州企業的經營狀況并沒有明顯的好轉。來自溫州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溫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695.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8.3%的增速。
“對嚴厲的樓市限購政策進行微調,不僅僅為了樓市,也為了實體經濟。”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此前當地企業大肆擴張、涉足房地產,“錢荒”出現后,企業資金從樓市撤離以緩解壓力,無疑也成為助推溫州房價下跌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拯救實體經濟,需要解套涉足其中的資金,緩解實體企業的現金流。“因此,激活樓市的政策調整,出發點更多為的是拯救溫州的實體經濟。”
限購松動是否會形成示范效應
來自溫州市房管局網上銷售系統數據顯示,8月1日到14日,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已經突破2000套。而今年6月、7月,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分別為2861套和2382套。
數據顯示,8月8日,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近400套,達到387套,創下了今年以來溫州樓市成交量新高。在溫州樓市新政出臺前一周,即7月31日~8月6日,溫州樓市成交量為657套,日均成交不足百套。而在新政后一周,即8月7日~13日,溫州樓市的成交量達到1629套,日均成交232套。
有房地產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當地限購政策回歸國務院政策,還是對當地限購政策進行“微調”,這對溫州房地產市場來說,都是積極的“信號”。在他們看來,新措施的推行有利于溫州房地產市場的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受限購政策松動、新盤熱銷等綜合因素影響,溫州市區土地出讓速度明顯加快,近半個月的時間,市區已有6宗、223畝住宅和商服等用地成功出讓,出讓密度之大為近年少有,其中個別地塊甚至出現高溢價率、多輪競標情況。近期溫州郊縣(市)還有28宗地塊等待出讓,總面積超過900畝,出讓起始總價超過34億元。
溫州限購令的松動,也打開了市場的想象空間,其是否會形成骨牌效應?房產業內人士認為,這還有待于觀察。而對浙江多個城市的了解,迄今尚未有其他實行限購的城市“仿效”。
上一篇:傳北京大戶型出現集中拋售 房價露歷史性拐點
下一篇:房產調控長效機制:房產稅或為長效機制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