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近期,蘭州、合肥南京等地發布了一些房地產政策,引發了廣泛關注。專家表示,這說明樓市調控已經走向“精準化”,形勢趨向多樣化,這樣會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樓市的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元旦開始,部分城市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將“一刀切限購”變為“差別化限購”。例如,蘭州取消了對偏遠區域的住房限購政策,放松部分城區限購條件,同時在有過熱傾向的城區加碼限售政策。二是定向放松以吸引優秀人才。例如,南京重點針對優秀人才放寬購房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人才先落戶再就業。
樓市調控走向“精準化” 限購政策從一刀切變差別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為民:
過去的政策一般采取所謂一刀切的狀態,現在整體的房地產政策將會采取因城施策的政策取向,也就是說大家根據不同城市的供求關系來制定自己的更加精準的、更加具有把控性的這種舉措。
專家表示,多個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出現調整并不意味著樓市調控松綁,而是應該視為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或者說精準調控的進一步深化。總的來說,由于我國城市數量眾多、地域分布較廣,因而不同城市間的差異情況也很大,而此前“一刀切”式的調控方式容易誤傷部分剛需購房人群,并且不利于各城市的優化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系教授 易成棟:
在中國城市發展里面,城市內部發展是不均衡的,比如市區發展非常好,所以大家都想在市區,供求關系就比較緊張。但是郊區特別是一些新的開發區,人是非常少的,這些地方要促進發展的話,供求關系比較寬松,它就相應而言放松了政策,也是說差異化的調整。
2018年樓市調控依然會繼續
對于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專家表示,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雙重保持基礎下,樓市調控依然會繼續。
就在幾天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12月全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繼續顯現,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價格均在平穩區間內變動,房地產市場總體繼續保持穩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為民:
從因城施策的角度上講可以促進整個全國市場更加平穩運行,能夠使整個房地產是市場更加健康發展,對于今年的投資來講,也是一個相對的拉動作用。
劉為民表示,很多城市目前仍在執行中央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調控方針,各地會因市場供需變化的不同而表現出調控政策的差異性。中央正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權,以后這樣的調整會越來越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為民:
我認為2018年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仍然會保持一定的持續性,那么整體來講,因為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處在一個現在的高位運行區杠桿的這樣一個階段里面,所以堅持這種持續的調控能夠把政策的延續性保持住,對于后續的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秩序是非常有意義的。
日前,住建部也表示,2018年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地堅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嚴格落實各項調控政策措施,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投機炒房,進一步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
多地首套房貸利率持續上調
除了調控政策以外,房貸利率也是影響樓市的重要方面,自去年3月起,全國多地都出臺了密集的調控政策,隨之而來的就是房貸利率也持續走高。據統計,首套房貸利率水平較基準利率上浮5%-10%,已成為全國房地產市場重點調控城市的普遍現象。
以北京為例,記者從市場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的首套房貸最低利率已經全部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對于利率上浮,央行去年就表示,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銀行作為房地產信貸政策的執行主體,主動配合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通過提高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抑制需求過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