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貴的豪宅超過單價19萬元。2009年一位匿名買家以9100萬元買下上海古北臻園一幢700多平方米的別墅。按其471.29平方米的地上面積計算,成交單價達到19.3萬元/平方米,是上海乃至內地房價之最。不僅僅是天價豪宅在逼近每平米30萬的售價,普通住宅業也迎來了瘋漲。“我說過京滬樓價在5年內至少再翻一番,沒曾想一些樓盤的均價在5個月內就翻番了。”金巖石說。
從理性分析的角度,金巖石認為中國房價上漲的動力來源于兩個流動性:人口流動與貨幣流動。在現階段,伴隨著城市化的加速與天量的貨幣投放,人口與貨幣的流動性必然上升,房價上漲的趨勢難以遏止。這就出現了兩種可能:其一是放任自流,讓樓市暴漲暴跌;其二是政策調控,讓房價平穩上漲。“所謂'平穩’上漲,是在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的背景下,樓市均價每月增長1%,所以我講過房價5年將再翻一番。”金巖石說。
房價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貨幣政策造成的。
近一年來,幾乎在所有場合,只要被問到關于房價的問題,索羅斯的中國學生金巖石,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未來五年內房價將翻一番。如此勁爆的言論,刺激著每一個聽眾的神經。他還大膽預言,北京、上海的房價很可能會突破30萬/平方米。
他說,房價上漲有一定的規律性,并不是他聳人聽聞,人們總是會記著結論的后半句,而忘了前提。五年房價翻一番的時間節點,是從2009年1月1日算起。而翻看歷史,過去五年的房價已經翻了不止一番。
房價上升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突然提速幾乎是同時發生的,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金巖石指出,高額的貨幣發行驅動高額的政府投資,高額的政府投資驅動國民經濟的高增長,目的是要化解高失業,在這種“四高”的經濟增長模式背后,還隱藏著另外一“高”,即高房價。超額貨幣注入到銀行體系后有三個主要流向:其一是流向制造業生產領域,其二是流向消費品市場,其三是流向投資品市場。在制造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中,超額貨幣就會選擇流入消費品和投資品兩個市場,流入消費品市場會產生通貨膨脹,流入投資品市場會催生資產泡沫,于是就出現了一個宏觀經濟的兩難選擇:或者讓少數人在資產泡沫的盛宴中分流超額貨幣,或者是讓多數人承受通貨膨脹的威脅并擔憂失業下崗。
金巖石認為,城市高房價的時代正在崛起。他擔心,房價暴漲依然威脅著中國,這將使社會兩極分化必然擴大。由此而產生兩大風險,第一個是金融風險,第二個風險是不愿意擺在桌面上談的風險——社會動蕩的風險。兩大風險都來自于同一個來源——貨幣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
“弗里德曼說,政府必然帶來通貨膨脹,體現在經濟生活當中,我們正處在兩大風險的經濟周期波動之中,社會風險離我們越來越近,金融風險還很遠。”金巖石說。
在超額的貨幣增長下,不可能出現既無通脹又無泡沫的選擇。房價上漲、房地產泡沫化趨勢已成必然。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要在城市化基本結束的時候才會消失。他認為,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土地的稀缺和貨幣的發行必然帶來一個結果,就是房價在未來若干年內平穩上升,持續上升,直到中國擺脫了貧困從發展中國家變成發達國家。
上一篇:任志強:開發商成為高額房價背后的黑手
下一篇:潘石屹:商業及產即將成為地產市場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