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民間借貸的利率一般很高,月息基本在2分到6分,高者達到1角5,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而一般中小企業的實業毛利潤僅在3%~5%,“高利貸”很容易導致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為了彌補高利貸損失,很多企業就把錢投放到更為“暴利”的房地產市場,有些大型企業也參與民間借貸,把從銀行獲得的貸款高利放出,或者干脆也直接投放到樓市。這樣一來,房地產市場容納了太多的游資,泡沫越吹越大,只有房價不斷上漲,才能維持虛假繁榮。
內外交困培育“高利貸”滋生土壤
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低迷,世界經濟不景氣已成事實,這對于經濟嚴重依賴出口和投資的中國來說,打擊是很大的,再加上08年四萬億的救市投資,導致現在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大量潛在的銀行壞賬。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一直推行貨幣緊縮政策,嚴格控制銀行貸款,這就造成大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尤其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中小企業,出口受阻而又借錢無路,為了生存,只好自尋“錢路”,民間借貸適時登場。
對樓市來說,2011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國家宏觀調控持續發力,“限購”、“限貸”搞的風生水起。當我們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房價”的博弈上時,另一邊,樓市的資金鏈條方面已現“黑云壓城”之勢,不斷“出逃”的溫州老板們將“高利貸”推上風口浪尖,瘋狂地民間借貸已經對樓市以及整個中國經濟構成了威脅。
房地產市場也是一樣,“限購”的實施遏制了大量需求,樓市成交量大幅下降,開發商回款困難,再加上銀行緊縮銀根,貸款困難,資金鏈越來越成為讓開發商頭疼的問題。同中小制造企業一樣,中小開發商同樣融資無門,于是民間借貸又成為救命稻草。所以說,我國目前這種特殊的情況,為“高利貸”的滋生和發展培育了很好的土壤,同時也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埋下了“禍根”。
瘋狂游戲或致“中國版”次貸危機
民間借貸雖能緩解企業一時之急,但企業長期依托于此無異“飲鴆止渴”。房價無休止地上漲是絕無可能的,目前國家調控樓市取得了一定成效,房價上漲勢頭得到遏止,很多企業的資金鏈也就隨之斷裂,身背巨額高利貸無法償還,于是就有了“老板們”的“大逃亡”。
溫州民間借貸的崩盤僅僅是“多米諾”的第一張牌,“高利貸”資金大多來自民間,但也有很多自銀行流出,整個“高利貸”網涉及面太廣,包括個人、家庭、制造業、房地產業還有銀行業都被牽扯進來,大家都在瘋狂地玩著沒有依托的“金錢游戲”,一旦樓市泡沫破滅,就會波及實體經濟,造成企業倒閉和大量人員的失業,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形成中國式次貸危機,后果不堪設想,這一現象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務之急,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對于靠高利貸進行詐騙的行為要嚴懲不貸,另外還要加大民間宣傳力度,告知“高利貸”的危害,避免群眾貪利而蒙受損失。最后,還要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使房價平穩下降,避免硬著陸,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賈臥龍:全國樓市即將邁入“裸降時代”
下一篇:楊紅旭:國務院將進行保障房新政的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