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房企對房地產調控天生不敏?時常立于輿論潮頭的地產大佬,在這一點上確實直不起腰來。
在2008年房地產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前,2006年在京滬深高價爭搶“地王”成為一種時髦,中海、富力、金地、遠洋等知名房企無一 幸免,而對于未在核心拼地王的萬科,曾一度有萬科膽怯的說法,甚至萬科內部出現了不同意見。直至2008年金融危機風暴來臨,地產企業一度窒息。而在當下的地產調控之中,雖住宅受到極大限制,然而真正在商業地產、工業地產等方向實質轉型的寥寥無幾,大多數地產企業躺在住宅的紅利之上難以轉身。
在近日由和訊網以及全國房地產投資基金聯盟主辦的“可持續創造”民營房企突圍論壇上,全國房地產投資基金聯盟會長張民耕講述了一盤賭局, 在一次房地產內部會議中,對于房地產調控何時終止,產生了不同意見,有人提議以30萬做為獎金,猜中者獲獎,標志是限購消失于無形。作為與會的唯一民營房企代表張民耕認為從調控開始,至2012年,3月份是人代會,在人代會之前不會有變化,但4月份就會放松,“我就出了個數22個月”,而其他央企地產總經理卻分別是30個月、36個月、40個月、48個月,央企管理者顯然對于調控的長期性認識更到位。張民耕坦承,房地產界尤其民營的房地產企業對于這次調控的嚴峻性,對于這次調控的長期性往往是缺乏認識的。
談及根本原因,張民耕認為,二十年來,中國的名義GDP累計增長了21.3倍,但是中國的貨幣存量累計增長了47.5倍。過量的貨幣發行和低利率管制,形成了房地產不是作為單純的居住使用,而是作為投資和投機,甚至作為一種儲蓄來使用。最后大家發現屢試不爽的是,最好的投資是用于房地產的投資。
中國近十年來,股票大概漲了28%,黃金漲了4倍,房地產漲了5倍,顯然大家去投資房地產是一個很理性的選擇。貨幣增發只要不取消,低利率政策不取消,貨幣必然要找出路,儲蓄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因素還是會存在。這也是“調控常態化”的基本原因和基本根據。
綜上所述,房地產或將有微調、鼓勵剛需,但是限購,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難以放開。
上一篇:賈臥龍:六月樓市暖意持續將現購房良機
下一篇:賈臥龍:七折利率再現 調控真的要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