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自2002年以來,雖然經歷了多輪調控,但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流動,投資需求和剛性需求依然強勁等原因,北京從三環以內由原來的5000元一平方米,漲到現在的50000元以上,短短的十年,土地價格翻了五倍,房價長了近十倍,隨著這一輪的調控,房地產調控措施,發展方式,房價會有哪些變化?2012年及以后走勢如何,在我接受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采訪時,談了本人的看法和觀點。
一、房地產價格未來會繼續上漲:
我認為這一輪的的房地產調控是暫時,價格因調控的松緊而變化,調控嚴厲的時候,購房者就持幣觀望,價格就有所松動下滑,調控一放松,價格和銷售速度急劇回升上漲,但從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依然是眾多行業利潤最高,投資者首選的朝陽行業,隨著土地資源的匱乏和緊缺,房地產價格上漲一定是必然,未來十年房地產依然是朝陽產業。
中國城市化進程在加快:
為什么說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十年依然是增長強勁的行業,第一是中國城市化,中國目前城鎮人口只有53%,如果要實現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未來將有20%的農村人口和小城人口向中等城市轉移,拒不完全統計,每年農村人口落戶城市扎根城市的人口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包括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大量的人口遷移到城市,最大的需求就是住房、醫療和教育,城市化是拉動房地產市場需求的主要原因;
房地產依然是帶動中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
與中國房地產相關聯的行業有50多個行業,涉及建材、家居、鋼材、家電、農民工就業等諸多行業,房地產市場低迷,直接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降低了GDP指數,目前在歐美經濟不景氣,出口下降,消費力不足的背景下,提振中國經濟,抑制GDP下滑的最有效的手段,還要靠加大城市固定投資,加快城市化建設來實現,從而帶動了房地產的發展和繁榮。
中國的國情和國外不同:
中國房地產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有他的特殊性,首先是生活習慣,中國人沒有房子就意味著沒有家,租來的房子再大,也感覺是匆匆過客,為此中國人家家買房,沒房的要買房,有了房子家庭條件好了要換房,房子舊了換新房,周而復始,刺激了中國民眾的需求,很多國際投行和國外媒體,幾年前就紛紛預測中國房地產要崩盤,將會出現類似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和日本過去樓市的大蕭條,而實際上中國房地產不但沒崩盤,價格一路猛漲,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供需兩旺。
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
很多地方政府沒有主導和支柱產業,一年的財征稅收只有幾千萬元,在產業乏力,又要搞城市建設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不得不繼續依托土地財政,房地產依然是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和搖錢樹,通過出售土地,放開房地產,增加稅收和就業來提振當地的經濟。
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土地與其他商品不同,他不可以再生和復制, 隨著大量人口向城市轉移,大量的土地進行了城市建設,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匱乏,土地的稀缺性決定了土地的增值和漲價,房價除了建筑成本和稅收外,其價格主要是土地成本構成的,土地漲價房價一定會漲價,為此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決定了未來的房價一定會上漲。
上一篇:馬光遠:取消住房預售推高房價才是謊言
下一篇:葉檀:若取消預售制 房地產市場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