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國內外上市的152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融資約達到6500億元,非上市房地產企業通過信托方式的融資額也超過6500億元,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非金融機構的短期小額貸款也數字驚人,杜猛預計這一數額也超過5000億元。
不僅如此,中央企業在房地產業中的投資也超過3000億元。除國務院準批從事房地產開發的15家央企外,還有眾多央企并未退出房市,杜猛判斷,央企有60%-70%的資金,即3000億元以上的資金被變相挪用作房地產投資。
“這2.1萬億的房地產融資,還是不窮盡的統計,”杜猛指出,在房地產范疇內還有一些不可預見的融資,實際融資總額應超過2.5萬億。而按照慣例,2010年10月28日之后進行的信托融資在今年年底前后陸續到期;私募股權等非常規的綜合融資,通常成本較高。
“房地產企業過去的融資和市場回款渠道都比較通暢,但現在無論是國家隊、上市隊,還是民營隊,都將面臨融資到期、還款壓力大的問題,”杜猛指出,一方面是還款壓力大,另一方面是房子賣不動,房企或用新的貸款還款,或展期還款,但銀行也有自身的壓力,而且無限制展期也是違背相關規定的。
如果堅持嚴厲調控,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終將崩潰
如果2012年下半年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繼續低迷,地產業回籠資金疲弱,整個地產業的重新洗牌將不可避免。
從2010年新國八條出臺至今,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久性是所有人沒有預料到的,杜猛指出,如果堅持嚴厲調控,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終將崩潰,而目前,房企之所以能夠忍受調控,與地方融資平臺不無關系。
與地方政府相比,房地產企業的情況似乎要相對樂觀。除融資之外,整個房地產市場中的自有資金仍有超過2萬億資金,從負債率來看,房地產企業融資負債比多則60%-70%,少則20%-30%,全行業平均負債率為50%-55%。這與我國其他工業、礦產、汽車等行業相比已經是非常低的,更是遠遠低于地方政府高負債率,個別地方負債率達300%。
鑒于地方政府的負債率遠遠高于房地產企業,房企們就跟地方政府對賭——如果資金鏈斷裂,也是地方政府融資的資金鏈斷裂在先。
政府并不會繼續對房地產進行打壓,十八大后房價必將反彈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較重的行政干預。無論是買房者持幣觀望、房地產業形勢不佳,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房地產資金流還是安全的。除了市場的剛性需求,支撐企業與地方政府對賭的條件主要在于,201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持續低于預期,房地產市場繼續下行將對全年經濟形勢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政府并不會繼續對房地產進行打壓,“我們很難去用現在的市場情況去判斷房價一定會降。”
十八大召開在即,預計,十八大后房價必將反彈,但政府絕不會容忍出現報復性反彈,所以銀行業的風險還是在縮小。
與地產業給銀行業帶來的風險相比,銀行自身的風險更值得關注。
如果以十年的黃金周期來判斷銀行業的發展,到2016年,銀行的壟斷性、政策性紅利被吃完,行業利潤擠壓殆盡,銀行業將結束其高速成長期。
長期以來,銀行的高利潤都是建立在房地產等實體產業的痛苦之上,銀行高利潤時期的結束,對房地產而言卻是一件好事。
上一篇:葉檀:旅游養老地產成為房地產泡沫最新升級版
下一篇:秦虹:溫和的貨幣政策會帶來溫和的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