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網站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綜合地價環比增長率為0.78%,地價環比增速略有提升,較上一季度增加了0.39,地價水平總體平穩。盡管環比增速微升,但和住房相關度最高的住宅用地價格同比增長1.03%,同比增速繼續放緩,較上一季度下調0.74個百分點,增速連續5個季度回調。
對于近期市場高度關注的土地市場而言,國土資源部的這一權威數據,有力地擊破了那些借土地市場升溫,炒作房價將暴漲的言論。地價同比漲幅連續放緩,說明土地市場整體依然平穩,房地產市場逐漸回歸理性,也預示著在堅持調控不動搖的政策基調下,未來房價不會出現暴漲局面。
盡管進入第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來,部分地區土地市場開始升溫,但從相關數據看,當前土地市場總體維持平穩走勢。不管是國土資源部網站發布的這份由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組形成的報告,還是本月11日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的監測結果,均呈現一個“穩”字。從主要監測城市看,雖然住宅地價環比持平和負增長的城市個數明顯減少,但絕大多數城市的環比增幅仍低于1%的平穩界值;同比增長率方面,三季度住宅地價同比下降的城市個數繼續增加,此前過熱的部分城市地價降幅明顯,比如溫州同比漲幅下降18.03%,蕪湖和南通地價降幅也都超過一成。從今年前三個季度整體看,進入第三季度,土地市場成交明顯上升,不過這一土地供應量增加與往年“前低后高”的供地規律基本一致,土地市場由上半年偏冷逐漸回暖,基本保持穩定。
土地市場的穩定表現,與當前房價的穩定走勢基本一致,在調控政策基調不改的前提下,未來房價走勢不會出現暴漲局面。從當前市場房價走勢看,其與土地市場供應由冷回暖、住宅地價漲幅趨穩的總體走勢基本吻合,同樣呈現“穩”的特點。從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看,雖然總體上漲的城市數量依然多于下跌的城市數,但差距進一步縮小,且9月份房價整體僅環比上漲0.02%,漲幅繼續收窄,可以說已經基本處于不漲不跌的狀態。在“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的政策預期下,未來土地市場價格將繼續穩定,這決定了房價走勢暴漲難現。
當然,有關方面也要對近期局部地區土地市場的“升溫”甚至過度炒作提高警惕。近一個多月,部分大型房地產企業尤其是央企下屬的個別房地產企業,開始高調出手拿地,甚至又有“地王”再現的跡象,同時,有個別地區集中大量出讓地塊,引發輿論廣泛猜測與質疑。對于這些現象,一方面,要高度警惕異常交易地塊的過多出現,防止部分房企非理性出高價購買土地,杜絕再出現此前幾年引發房地產市場高燒的“地王”熱;另一方面,要警惕部分地方政府的“沖動”,防止年底突擊高價出讓土地。盡管目前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火熱不能代表全國的情況,但這一苗頭卻暴露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部分地方政府在“穩增長”的口號下,有偏離“轉方式、調結構”的目標,重新走上以刺激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老路”。
對于公眾來說,撥開土地市場上的迷霧,看清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尤為重要。換言之,土地市場的回暖,房價的穩定,是大勢所趨,公眾切莫被部分鼓吹房價暴漲的言論混淆視聽。這就需要有關方面在房地產調控的關鍵時期,正確引導公眾預期,促進房地產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早在7月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重申“決不能讓房價反彈”的堅定態度時,就已經強調防止變相放松購房政策,防止不實信息炒作誤導。而要穩定市場預期,除了狠抓落實既有調控政策之外,要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系統配套、科學有效、穩定可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即在將調控措施常態化同時,逐步完善并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
上一篇:趙海均:GDP世界第二百姓為何住不上大房子
下一篇:李俊:溫州房價暴跌會不會向全國蔓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