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王石在其所著《王石說:影響我人生的進與退》中提出,內地城市的人現在沒有資格住大房子,并從人均GDP、效率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的確,從我們大多數人的經濟收入來說,確實沒有資格住大房子,因為大房子是需要大投資的,從買房到裝修以及到日常支出,都是一個不小的開支,而我們大多數百姓收入有限。從這一點上講,王石的話不無道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年高速增長,國家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但是老百姓卻并沒有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成為王石筆下“沒有資格住大房子的人”。為什么?這里面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很值得我們深思。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但貧富差距逐年拉大卻是不爭的實事。我國目前的基尼系數(國際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標)早已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而數據顯示,中國社會貧富差距由改革開放初期的4 .5:1擴大到目前的接近13: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2 .52:1,擴大到2011年的3.13:1。全國收入最高的10%群體和收入最低的10%群體的收入差距,已經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專家指出,由于中國社會存在大量現金交易和灰色收入,實際差距應該超過這個數據。有數據顯示,中國0.4%的家庭占有70%的國民財富。
國家經濟高增長背后社會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得大多數老百姓難以“居有其所”,而中國的富裕人群的規模卻在不斷長,房產數量也在快速增長。2012年6月1日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宣稱,2011年中國有648個超級富豪家庭財產超過1億美元,總數排名全球第5。同時,中國財產超過一億美元的超級富豪家庭比去年多了110戶,增長20%。全球百萬富豪家庭數量達到1260萬戶,而新增的富豪家庭則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其中中國百萬美元富豪家庭數量超過140萬戶,增幅高達近15%。排名第三。在2010年,中國擁有129.3萬百萬富豪家庭,而2009年這一數據為85萬,2005年為41萬。
同時安聯集團在華合資壽險公司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富裕人士財富報告》稱,中國富裕人群人均擁有房產3.3套。在富人的消費刺激下,盡管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嚴厲程度史無前例,但是房地產的各項指標數據仍然在增長。2011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174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2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0%),其中住宅投資增長30.2%;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09946萬平方米,增長4.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9%;全國商品房銷售額59119億元,增長12.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0.2%;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97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83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事實上,中國收入結構的“啞鈴”化趨勢并沒有減弱。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統計,最近30年,中國6億多人口脫貧。然而按照聯合國標準,中國仍有1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1196元的標準提高了92%。但按照這一最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截至去年底,我國還約1.28億農村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占農村戶籍人口比例約為13.4%。而眾所周知,在這種“啞鈴型”社會結構中,經濟社會的資源分配存在很大問題,貧富分化嚴重,給社會穩定帶來很大挑戰。
上一篇:陳王偉:開發商和炒房團為何還看好貴陽樓市
下一篇:趙洋:地價漲幅放緩預示著房價難現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