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近期就經濟形勢召開座談會時說,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但依然不穩定,必須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調控手段,從長期講還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

此消息被市場中一些人士解讀為,房地產調控已經到位,樓市調控開始轉向了。連任志強都在署名“新地產”微博中貼出溫總理上述話語時評論說:風向變了?18日股市中房地產股更是出現久違了的狂歡式普漲。主要原因是“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這一官方結論。
如何看待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這一事關下步調控如何走的結論呢?我們還是拿數據說話。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55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而且,今年以來每月房價數據比去年同期下降的城市基本都維持在這個水平。“初見成效”結論也許就此得出。但是,從環比看今年以來重點統計的70個城市大多數在上漲或者持平。9月份新建住房價格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持平和上漲的城市達到36個,占比為51%。房價不但離回到合理價位還有很遠距離,而且連企穩都談不上。因此,可以說“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的結論不是那么準確,這個判斷有點過于樂觀了。
當然,市場在解讀時只是斷章取義盯住“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上,而故意淡化了溫總理緊接著的話語:“......但依然不穩定,必須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因此, 可以解讀為,盡管取得“初步成效”,但絕不會躺在上面睡大覺,從而放松樓市調控,必須鞏固調控效果,執行嚴格的調控政策不動搖。
溫總理另一句備受關注的話語是:調控手段,從長期講還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這被一些人解釋為是否暗示限購政策將會很快退出?此輪調控政策的殺手锏是限購政策,已經對抑制投資投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包括地方政府絞盡腦汁松懈樓市調控政策的行為大多針對的是限購令政策。整個市場無時無刻都在緊盯限購政策的動向。因此,“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是否暗示著限購政策將很快退出的解讀是很正常的。
對此,筆者認為需要注意兩點。首先,要注意溫總理講此話語的語境。溫總理是在聽到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朱中一建議"將調控措施常態化,并逐步與中長期制度相銜接(有暗示建議取消限購政策的意思)"后,順著其話語講上述一段話的。并不是既定方針,也不會在短期內取消限購政策。當然,從長期看,行政手段的限購政策退出調控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提示決策層,聽取意見不能只聽去一方意見比如:開發商、開發商娘家的房地產各類協會組織負責人的意見,也要聽取中低收入購房者和不同意見專家的意見。這才能全面一些。
其次,10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要求: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
因此,短期內限購政策不可能退出調控政策組合。過度解讀和擔憂只能是杞人憂天。
上一篇:李俊:溫州房價暴跌會不會向全國蔓延未可知
下一篇:賈康:政府壟斷土地抬高房價觀點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