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還沒入職,暫時用別的同事的名字登錄,只見系統上的信息十分全,樓盤名字、地址、房型、朝向、面積、價格、業主、聯系電話……很多房源都有記錄,在每條信息下面,還有每個代理打電話更新的信息,“業主只賣不租”“說不要打電話來”“聽到地產就掛”……“你不用理這些信息,包括價錢啊、面積啊,都不用理,直接打業主的電話就行,問他賣不賣,如果賣什么價位適合”,小舟千叮萬囑說,房源信息千變萬化,每時每刻都不一樣,所以一定要自己打電話去確認。剛開始我還不相信,后來發現原來是真的。濱江綠園的一條房源信息上,跟進信息明明寫著“業主說賣了”,但我給業主打電話時,她就說在賣,價格希望是90萬元。“你看,就有變化了吧。可能業主被‘撻定’了,或者反悔了,不管什么原因,之前說賣了的樓盤,現在又回來了。”小舟說道。
“如果他問你是哪里的地產公司,不要說我們公司名字,要說是×××或者××(對手公司名字)。也不要告訴業主你姓什么”,小冬說,這是以防一些客人投訴,另外如果客人說放租了,也要問有沒有賣的意向,還要問租約到幾月到期。總之,目的是要了解到業主租售意向。
我打了一整天,雖然有收獲,但更多的是“食白果”,很多業主估計是被不同的中介問煩了,一聽到“地產公司”四個字,就“啪”的一聲掛掉電話,也有很多留的電話已經是空號或者轉入了移動秘書。我打了一百多個電話,真正有更新內容的,只有寥寥三個。
中午的時候,阮經理就帶回來了一份華南板塊某較老盤的業主資料,里面有全部業主的手機號碼,讓老程和小盧錄入系統。“這些資料是買回來的”,老程告訴我,這是從小區物管處那里流出來的,有的資料一份叫價1萬元,“星河灣的就叫價1萬元,前幾個月我們才買了一份,講了價,花了8000元。”他說,這些資料有貴有便宜,便宜的五百塊就有一份,但資料可能是很舊的。買下的資料大家會錄入房源系統,大家“復盤”時,就會不停地打業主電話問租不租、賣不賣。老程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放出更新的業主資料,間隔大概1年左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離月底只剩5天,而且一天無客影響心情,下午小舟和小冬竟然因為一個玩笑而吵了起來,甚至動起了手。
網上的房市消息似乎轉向了,開始說二手市場似乎再次進入了冬天。
吃過午飯,我第一次參加了分行里的例會,秘書讀了一下上個月各人業績,還周到地給每個人都想了一個獎勵的名堂,送了文件夾和筆的小禮物。
10月26日
“樓神”:市場是制造出來的
今天參加了公司第三季季會。華南區總裁給我們打氣,讓我們做好即將來臨的一、二手聯動項目,“做一手要堅決和有決心”,他說,現在廣州限購,但項目所在的增城、從化無限購,有機會“爆數”。
除了多做一手盤外,工商鋪也是一個突破口。公司還請了在香港的同事來分享經驗。這位區域董事曾創造過一年3億元的業績,被封為“樓神”。他直言,做地產市場是“無限大”,“我們有口號是‘我們創造市場,市場就是我們的’。我們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的二手房產成交,如果某一區的銷售厲害,那一區的交易就會暢旺很多。”
“要有這個信心,有時候讓客人買一間都難,但若你讓他買5間客人可能會覺得好筍,或者覺得你是非凡的經紀。我試過最高紀錄,說‘這三層、一棟給你’,說著說著,讓買10間可能會真的買3間。說10次、或者100次,真的會有一個人信的,會買10間的。事實經驗是,不怕說的,反正都買一間,轉頭跟他說多買幾間,他都會同意的。”
“交易是無中生有的”,“樓神”反復強調,要敢于向客人推銷樓盤,讓他們多買,“不叫他可能只買一間,放開說讓客人多買一間用來出租、去投資去炒,客人有時會聽的,關鍵在敢不敢開聲說。”
而要讓客人不停地買,要讓他們真的賺到錢,有利潤,不是空口說白話。“樓神”說,有時候為了幫助客人出貨“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找行家、自己同事出貨,甚至將同事的傭金分給發展商。
公司最近就要做一、二手聯動的項目,現場有高級營業經理說,一些代理其實并不積極,覺得離自己負責的區域遠,沒有興趣。但“樓神”就說,老板辛苦把一手項目拉回來,同事們也應該“落力”,除了要拿出好的成績表給下一個項目開發商看外,最主要原因是,“一個新盤是一個吸水棉花,很多客是從那里吸收回來的。”因為一手樓盤在二手里也成為一個新話題(新的推銷點),讓買賣保持熱度。“我經常說,一個客人A邨B邨都看過了,都沒有話題吸引他,但給他說新盤,多點電話,就會有回‘心跳’,不然就斷氣了,繼續住在原來的地方。”
他透露,去年的3億業績中,有四成是來自一手的,其中大約七成是二手代理“call出去”的,街客比例不大。他直言,笨的代理是推銷“用”,介紹朝向、學校交通配套等等,“涉及生活考慮的東西就會好多”,但如果是把焦點放在投資上,即使是“三尖八角的房子”,有一定的回報客人都會買。
10月27日
師兄傳經:買家賣家兩頭騙
由于店里要搬到隔壁更大的鋪面,連續三天大家被分到其他兩間分行里去。我被分配到珠江花園分行,這分行才剛剛開業一個月,這個月也有將近12萬元的業績。晚上吃飯時,大家又聊起了如何為外地客人找到納稅證明。“我聽阮經理說,稅單只要500元就能打得到”,一個代理說,她這個月才簽的客人是個香港人,恰好需要納稅證明。
上一篇:看形形色色離婚 爭取更多動遷費、規避房稅
下一篇:沃爾瑪調整投資策略 零售商開始進軍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