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經歷了一次二手房交易,但最終由于賣方反悔,交易沒有成功。
本報記者“潛伏”地產中介15日 全程記錄新政下的中介生存狀況
調控不分高低,人不分南北,限購不分東西!
我是在國務院有關部委出臺房市新政,廣州緊接著出臺“四限”調控政策這一背景下到中介“潛伏”的。我潛伏到“金九銀十”期間的房市江湖,去實地探究新政的執行究竟是迅雷還是悶雷。
今年是地產政策年,1月11日有“新國五條”,4月17日有“國十條”。9月29日,為繼續貫徹國十條、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七部委出臺了五項措施,被稱為“9·29新政”。
雖然政策還依然是那些政策,但一個“貫徹”,一個“問責”,就顯示出不同尋常來:估計這次要來硬的了。如果此前的房產新政更多還停留在政策層面,這次強調的卻在于執行。
二手房交易向來是樓市的晴雨表,而中介無疑是新政最佳實踐者。歷時半月的中介潛伏生活,讓我真正體味到國家宏觀調控落地的真實情況,也親身見識了中介如何翻云覆雨,“巧妙”化解新政種種壁壘。
我還親身了解到中介的生活,知道了這些西裝革履的SALES,他們的微笑和言行,真有幾分,假有幾分。
如果你想知道房市新政落地的全面情況,無論是剛需還是炒房,請在作決定前,看看我的潛伏日記。
10月15日
廣州出新政 我要去潛伏
“開春,史上最嚴格調控出臺;初冬,‘二號’史上最嚴格調控出臺。您說,史上最嚴,也分成一、二,足見沒有最嚴,只有更嚴。是否可推論,抄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難道說,史上最嚴一、二、三、四、五、六下去?”
“房子這事,上不見頂,下可保底。”
“抄底?想抄底的人很多,抄到底的卻沒幾個。想抄底?請問你是哪個單位的?請問被限購了嗎?請問你全款買嗎?我爸是李剛,抄底莫要慌。”
這一天終于來了,10月15日,廣州出臺房產宏觀調控政策,“四限”如期而至。
我正在微博上和朋友開著如上有關房市的玩笑,突然接到部門領導指令:立即去地產中介“潛伏”,見微知著,要第一手、全面了解此輪房市宏觀調控下的二手樓市瞬息變化。
不再是記者,我的角色在這一天重新定位——我要喬裝打扮,搖身變成“中介”的一員。
就是穿著西裝革履、優雅地站在各個地產中介門口的那群人中的一分子?
這些不容我再多考慮。當務之急,我的第一任務是,如何變身“余則成”,成功打入中介內部。
10月16日
星河灣附近有30多家中介
接到潛伏任務后,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番禺華南板塊。“這里有30多家中介,星河灣就像塊大肥肉!”之前采訪中介時,早已聽聞星河灣附近有中介一條街,新地鐵線路開通、亞運臨近,令番禺洛溪、華南板塊租金飆升、交投活躍,而新政之后,這里的二手買賣、租賃是否繼續興旺?大家是繼續風光還是“食谷種”?去面試的路上,我腦子里充滿了問號。
星河灣,廣州人心目中的豪宅區,我來了!
我進了一家連鎖中介,這家中介門口正張貼著一份招聘信息,接待我的是一位小姐,她就是此后第一個指導我的同事小舟。她先是問我有沒有資格證,讓我填寫一份資料。然后,主管阮經理讓我先回去,下星期一會再給我電話。
10月17日
等待OFFER 有些忐忑
在等待中介電話期間,我開始緊張做功課,我發現這段時間里,亞運城儼然是業界最大的話題——買房好辛苦,連夜排隊,托關系走后門,還經常買不到,開盤人山人海,那場面那架勢……
中介生涯,也會因此而豐富多彩?
10月18日
成功獲得OFFER
下午,接到中介阮經理的電話,“你還沒有到別的公司做?”“沒有。”“那你還想不想來?”“想啊。”“好,明天報到吧。”
掛上電話,我看到了當天《廣州日報》上大字標題:“‘限購令’次日網簽降七成”。各大房產網站對陽光家緣的網簽數據監控均顯示,剛剛過去的周六廣州樓市網簽量不足700套,比起此前每天近2000套的成交量,驟降約七成。一手交易寒冬似乎悄然而至。
二手交易又是如何?
上一篇:看形形色色離婚 爭取更多動遷費、規避房稅
下一篇:沃爾瑪調整投資策略 零售商開始進軍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