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房地產開發商要想借道信托計劃募得資金,支付的成本則要遠遠高于銀行貸款。
“目前來看,房地產信托的年融資成本多數都在20%左右,部分項目甚至接近了30%。”一家國內知名信托公司云南區域負責人透露,當銀行不再向開發商和購房者輕易敞開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大門,雙向的擠壓效應讓開發商們不得不尋求新的融資途徑,而其他渠道的融資顯然讓開發商們正支付著高昂的利息。
“開發商融資的渠道其實不多,除了傳統的私募、融資擔保、民間借貸等方式外,借道信托公司發行房地產信托也是無奈之舉。”昆明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眼下看來,房地產開發商的日子正越過越緊巴,融資的成本也呈現出了急劇上升的趨勢。這位人士透露,房地產開發商若是通過融資擔保公司搭橋,進行民間借貸,在確保有抵押的前提下,每個月的融資成本在6%左右。“一般擔保公司還要審核抵押物的質地,對擔保公司而言最佳的抵押物就是不動產,例如已有了產權的房產或商鋪等。”
而昆明一城中村改造項目開發商財務總監說,雖然監管層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項目開發信托融資計劃,但并未禁止股權融資信托計劃。在這位人士眼中,在銀行不再向房地產開發商發放項目開發貸款的背景下,信托行業已經成為很多房地產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
信托輸血開發商
一邊是開發商在訴苦缺錢,一邊又是房地產投資較快增長,看似矛盾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隱情呢?監管層其實早已揭露了答案——在貨幣緊縮政策的大背景下,信托早已成為開發商不可或缺的“造血干細胞”。
云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519.31億元,同比增長37.5%。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正常經營的63家信托公司中,有56家公司開展了房地產信托業務,存量規模共計5587.66億元。同期,國內信托公司共成立房地產信托產品148款。其中,納入統計的產品募集資金達到447.71億元,單只產品平均規模約為3.64億元,遠超其他信托產品。而根據用益信托發布的數據,在剛過去的6月份,在各種信托資金投資領域中,房地產的成立規模遙遙領先,占據了半壁江山。
雖然開發商面臨著資金鏈緊張的窘境,但從官方披露的數據來看,云南省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似乎并未受到明顯影響。
上一篇:鴨綠江邊“空城”矗立 丹東房價限購下順勢而起
下一篇:香港新誘惑“以房養老”比拼內地“養兒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