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產業鏈條上相關的環節很多,我們只拿鏈條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給上游、下游的無數環節提供機會。”在與卓達地產總裁楊卓舒的對話中,我們感受到了卓達多元化發展,無限延伸的理念與智慧并存的企業美好前景。
0352房網:卓達的發展邏輯似乎跟一般的開發商不一樣,很多房地產商是專注于某一個領域做好,而卓達是縱向橫向都想延伸,想做多元化。
楊卓舒:對,我把產業延展的很廣,除了剛才說的,卓達還做新型建材,住宅產業化所需要的新型建材,30天一棟別墅就能建起來。之前,已在中東沙特、南非推廣使用了四年。目前,一個投資30億、產值150億、可交稅20億的工廠已在石家莊完成立項,年內開工。
我要做的重點是牽動產業鏈。其實在一個產業鏈條上,總有一個是關鍵環節。在不同的社會條件、經濟環境下,不同的時期,每一節都可以成為關鍵環節,你只要能啟動這個環節,向上或向下都可以把它連接出來。
0352房網:在產業鏈條延伸的過程中,您更多自己來做還是找合作伙伴?
楊卓舒:是找合作伙伴。我們現在就集中做這么幾件事:一個是把我們的產業真正做實、做大、做好。每個產業所相關的環節,我們只拿鏈條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給上游、下游的無數環節提供機會。卓達的整體運營模式會推動很多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發展,就解決了城市改造過程中的農民就業問題。
卓達向來不從這些產業中掙錢,由于不在這上邊掙錢,加入這些產業的農民收入就高,他就愿意到這里就業,就得在這里安家,于是他家以前在農村的房子就沒用了。我在這里給你房子,把你農村老家那塊地給你開發出來,我就獲得了新的土地。
比如說我們在天津正籌建規模很大的副食品加工企業,我把方案里面的利潤給否了,誰承包這個企業,誰當法人代表,給你股份,你每年只向集團總部交1元錢,你把農民的工資待遇、三險之類的解決好了,就是最大的貢獻。
這就是創造機會,讓別人和自己一塊做,自己得自己的那一塊,把利讓給別人,把利讓給別人的過程,就是別人幫你一塊兒把事做大的過程。
0352房網:卓達是在做一個產業鏈間的平臺?
楊卓舒:對,看著每一點得的都不多,但是整合起來得的就多了。而我們最重要的是得什么呢?我們最重要的是把一種產業復合模式做到能夠復制,能到各地復制去。
我舉一個例子,石家莊卓達太陽城是200萬平方米,涉及到4個村子的土地,一般情況下,征地想說動老百姓是很難的。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難處,但是比別的企業難度要小,因為當時各個村都跟我們提了一個條件,安排500人—700人到你的服裝產業園上班去,四個村子我們給安排了2000多人,事兒就這么解決了。
最近我們在青島有一個大的舊改項目,跟當地政府在一起談的時候我們就講,你這里邊涉及到19個村子,要批次進行改造;除了給農民認為合理的那些條件以外,我們還給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涉及的農民100%全部安置就業,特別是有三險,因為在農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要個生活。
0352房網:你做的這些事情已經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已經涉及了城市運營的層面,但據我們了解,城市運營商多數都是國企,一般的民營企業很難做,如果民營企業來做最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楊卓舒:想做城市運營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項目所在地應界定為新建的城市,要么要有規模巨大的改造重建。 第二,它必須得有產業基礎。離文登不遠有一個乳山,20公里海岸線邊上全都是三五百畝的樓盤,無數的樓盤連接,它只是樓盤的擴大,一張餅搟薄而已。
沒有產業人群到那里去,短期度假、休養成就不了城市,沒有常住人口的城市只能叫度假營。第三,城市該有的元素都得有。單一的房地產做得再大都不行,你不能生病、上學都往北京、上海跑。
除了這三點以外,開發企業必須得擁有一個強大的資本運作平臺。打個比方,我是養雞戶,我養了十圈雞,一圈雞一億只,養到三個月的時候沒錢買飼料了,于是殺了童子雞,再養,又過了三個月再殺一圈,到九月的時候再殺一圈,最后舍不得再殺了,這時候是價格最低谷,整個市場也復蘇了。
上一篇:秦 虹 :房價調整是地產市場的必然趨勢
下一篇:胡江:限價是否合理成為樓市最大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