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調查,大部分接受調查的中外分析機構認為,中國2012年二至四季度全國住宅均價跌幅將達10%至20%。果如是,則業主維權將不再是個案,虧損下的憤怒將不再屬于少數人,房價下跌引發的一系列糾紛也將不是一個可以等閑漠視的問題。
接連出現的數起業主“維權事件”,凸顯了當前開發商應對房價下跌糾紛的缺乏誠意和準備不足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嚴重滯后。眾所周知,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商品化市場和投資市場,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與之相應的法律法規大多付之闕如。特別是,十多年的樓市牛市,讓人們習慣了房價上漲。
買了就漲,大家自然皆大歡喜。而且,在一個“一房難求”,為搶一套房不惜通宵達旦排隊,房子一到手就立即升值的紅火年代里,“跌”似乎對所有人而言,都非常遙遠。正由于誰也沒經歷過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下滑,所以,一旦房價下跌,開發商面對洶涌而來的“維權”,不是搪塞敷衍,便是避而不見,而業主們維權,除了砸售樓處、拉標語泄憤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退房、補現金差額、減免適當年限的物業管理費……老業主“維權”的訴求大致相同。這些訴求能得到滿足嗎?按照律師的說法,業主的這些訴求很難得到法院認可,因為房地產置業本身就是一項存在風險的商品交易行為。
不過,人們不應忘記的是,房價上漲時,一些開發商屢屢違背合同,以“要么退房,要么補錢”的方式,逼迫業主接受漲價后的房價。如今,房價跌了,老業主提出“退房”,開發商憑什么可以不同意?短短數月,房價大幅跳水至如此地步,數月前的銷售難道絲毫不存在價格欺詐?“3月份,售樓處的人就催著交上全部的錢,連車庫的錢都交了。”
在現場,青島中海紫御觀邸的業主對記者說,購房者都擔心房價下降,買房時也一遍遍確認會不會降價,得到的都是肯定答復“中海是大地產商,絕不降價”,可現在交完全款不到一個月,房子就降了一百多萬。常州世茂香檳湖的銷售人員對購房者的引誘式說法,也大同小異,然而,僅僅半年時間,房價就跌得面目全非。房價如此快速“變臉”,若說開發商毫無責任,顯然難以令人信服。
上一篇:太原房產糾紛新房為何不同于原設計圖
下一篇:收樓16個月拿不到房證 業主狀告雅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