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地產供應方來分析,我們來看這個沉默的大多數究竟是哪個群體?以某省為例,該省共有房企5373家,其中一級企業12家,二級企業198家。再以該省的某一地級市域的房企結構為例,該市共有房企303家,其中二級5家,三級173家,四級23家,暫定102家。
這是中國普遍的房企結構圖。在中國的約6.5萬家房企中,顯而易見,中國絕大多數房企可以說是草根類房企,相對于在媒體上喧囂的寥寥數十家上市公司和大型國企,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但他們又確實是中國房地產業的基礎。既然這群沉默的大多數是中國房地產業的基礎,那么這群房企的生存處境、他們在調控背景下的如何演化將決定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競爭大趨勢。
在目前的宏觀調控下,一線房企會加劇分化,中小房企也會加劇分化。但是中國的房企數量是否會像某些學者所言:“如果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不斷,那么房地產企業家數會幾何級數縮水,而市場控盤率會越來越高。接近負債上限的30%左右的開發商,會在今明兩年清理出局。在未來五年內,房地產開發企業從萬家下降到千家。”
地產觀察者許子枋認為:那倒未必!如果宏觀調控繼續持續高壓,這是覆蓋所有房企的宏觀環境,一般而言,并不會有哪些房企就能完全獨立于這種系統高壓之外,而風景那邊獨好。更大的可能是他們也許自顧不暇,也許心存觀望。因房企兼并本質上是土地的兼并,對資本的要求非常大。中國目前又有哪個企業能有這么大的胃納?即使有,在系統風險下,又怎能消化得了?
當然唯一的可能,是國進民退的可能性。那樣的話并不是房地產業之福,在一個可以充分競爭的市場,國進民退意味著效率的喪失,效率的喪失將毀壞整個行業。如果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繼續不斷向縱深推進,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格局會發生重大變化。房企并購數量會持續、快速增加,也肯定有一部分房企會被洗牌出局。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會快速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草根型的中國廣大房企仍將繼續生長,山火之后,風吹又生,他們仍將成為中國房地產供應的主力軍,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主力軍。因為這個主力軍,暫時不會導致中國房地產供應量的銳減和房價的銳漲。在這種基礎層面上,房價更多的是受需求影響或是隱含通脹的假性上漲。
上一篇:張庭賓:地產商將面臨嚴重洗牌倒閉危機
下一篇:許子枋:房價高漲之下將有部分房企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