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15日,“《財經》年會2012: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策略管兼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婁剛在“房地產夜話”分論壇上表示,當前房地產談國際化為時過早,目前我們國內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培育不出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發商。
婁剛說,中國房企國際化,我覺得我們根本沒有條件談這個問題,個別企業可能發展比較超前,可能有一些這樣想法。但是我覺得是試探性,我覺得我們首先因為房地產企業他的國際化,他的對外運作這是一個非常復雜資本輸出過程。
我們連國內資本市場,現在很多必要的工具沒有理順。比如不動產證券化,我們根本沒有這類資產,我們沒有一個比較完善資本市場層面支撐,你說現在一個房地產生存環境,政府給你貸款,你就生,政府不給你就死,在這樣環境下面面臨這么大國際市場,你搞一個資本輸出行業,從現在環境里面,我們大部分房地產企業沒有資格談這個思路。什么時候成熟?
一個就是他整體生存金融環境,要和國際有一定接軌,不能完全接軌,但是你在最起碼金融工具和證券化上,對這個東西有認知度,廣泛使用,這樣才能借助資力市場往外面走。單純現在靠銀行貸款你來發展,現在國內開項目都拿不到貸款,還說去到國外開項目,這個不是特別現實。還有一個我們本身國內房地產市場層次不夠鮮明,我們這個市場還是層次比較潛。
因為這個東西是資本輸出,也是一個技術輸出性行業,尤其我們現在到一個相對比較發達國家去發展,可能我們要在本身房地產層次上,要有更多的層次,我們才能培育這種能力。總的來講我們國內法律環境,金融環境,目前來講培育不出來具有全球競爭力開發商。
上一篇:夏斌:限購是房地產市場推出的調控良策
下一篇:巴曙松:保障房建設存在四大直接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