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資產似乎再現泡沫征兆。
10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度走高,盤中最高見6.2578水平,升破6.26關口,不僅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的最高,也創下最近19年來新高。與此同時,A股也出現了一小波反彈,上證指數從9月26日的最低1999.48點,反彈到了上周最高的2127點。

更令人關注的是,“地王”重出江湖。保利地產一日之內連續拿下長沙、上海的兩幅土地。特別是上海濱江地塊,爭奪激烈,經過99分鐘、447輪鏖戰,以45億元成為2012年上?們r“地王”,折合樓板價為2.7萬元/平方米;廣州珠江新城D4-B2地塊引來18家房企參與競拍,最終由恒大地產以13.22億元的總價奪得,樓板價達3.29萬元/平方米。在北京,近期成交住宅地塊達10宗,平均樓板價為8181元/平方米。似乎新一輪中國樓市式“面粉價推高面包價”的魔幻現實主義鬧劇又將上演。
這再次給了某些幻想中國樓市泡沫卷土重來者以希望。
那么,真的會有新一輪人民幣升值潮嗎?真的還會有新一輪樓市泡沫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分析一下此輪小反彈的動力機制。
其外因是美國再推QE3,歐洲央行決定OMT式量化寬松,英國和日本央行也實施了更多貨幣寬松政策。而人民幣保持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幣值相對升值;內因是出于“維穩”需要,央行增大了短期逆回購的量,9月25日釋放2900億元,10月9日達2650億元,10月11日達590億元,這壓低了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至3%附近,對股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至于最令人矚目的樓市,與地產商重炒“地王”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被地產商抱以厚望的“國慶假期”銷售成了泡影,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在黃金周7天合計簽約套數,比今年黃金周前一周成交量下降了約70%。
老百姓對樓市反彈并不捧場,原因其實很簡單——房價太貴了!10月11日,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獎金高達750萬元人民幣,他表達了在北京買套大房子的愿望,但樓市的魔幻令其不得不回到現實,有網友幫他算了筆賬:按北京較好地段每平方米5萬元的價格,他的巨額獎金只能買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
中國的房價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就像2007年10月16日的上證指數一樣,在那個令國人仰望的巔峰上,上億中國股民、基民被套牢在頂峰,如今其財富早已風干。2011年的房價就是2007年10月的中國股指。
上一篇:易憲容:中國的高房價在摧毀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果
下一篇:陳序:小房型會是小救星 小房型可救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