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政府官員集中拋售房產,追問其原因,主要是有二個方面,一方面是新上任中央政府打出一系列反腐敗的組合拳,官員反腐與網絡反腐結合,掀起反腐敗高潮。另外一方面是國家試點推行公開官員個人財產、住宅信息聯網、房產稅擴大試點工作開展。以致擁有多套房產的部分官員急于脫手名下房產。其實,部分官員急于脫手名下的房產,并不是市場上房價高企獲利空間放大使然,而是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正由試點著手,由點到面地展開,逼得部分官員不得不用急售房產的“割肉”之法來免除重蹈廣州番禺“房叔”的覆轍,以此達到破財消災之目的。但是不排除部分公務員或多或少都有參與實體企業投資或其他投資,今年市場不景氣,資金偏緊,而且部分官員的確有考慮為轉移資產到海外做準備。據其報道,公務員擔憂這批并非通過正常收入途徑獲得的房產會被查。同時,他們對樓市價格走勢顧慮較多,擔心從二手市場轉手賣出去不僅收益低于預期,以后還不能要回這些物業。而通過抵押,他們不止能套現,以后贖回這些物業的可能性也較大。
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稱“許多官員擁有幾十套房子,對市場起著極壞的作用。預計今明兩年二手市場將會很火爆,因為官員們開始賣房子了。當房子成為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由官員藏起來,這樣的話房地產才會恢復到正常的市場。”經濟學者王小魯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認為高房價與“灰色收入”關系甚大。此前,長期關注該領域的學者王小魯曾發表調查報告《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稱2008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23.2萬億元,比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高出5.4萬億元。這部分統計局“漏掉”的收入稱為“灰色收入”,并表示“其中三分之二‘灰色收入’集中在10%的城鎮最富裕家庭”。“灰色收入”成了抬高房價的重要因素,那么,當“灰色房產”大量入市后,是否會如業界所言“房地產才恢復到正常市場”?事實上,這批“灰色房產”的數量目前仍然面臨難以考究的困難。
目前廣東正開展領導干部家庭財產申報,并在一定范圍公示的試點工作。實際上,早前國內有不少地區已制訂了類似的計劃,并將官員的房產信息納入公布內容的范圍內,但執行效果仍存在問題。除了“灰色房產”的數量難以統計、房產性質難以核實等問題外,即使官員將手上這批房產放盤或通過其他方式在市場得以流通,流通的時間和流通的數量均難以考究。據東方早報2012年12月24日報道說,“有部分‘灰色房產’躲藏在隱形渠道中,很難查出來。”廣東省住建廳人士透露,有公務員的部分“灰色房產”并沒有真正過戶到他們的頭上,或者公務員早已將房屋過戶給親友。他表示,這些背后都有不少力量的支持,一般難以核查。廣東省住建廳人士說:“如果沒有外力推動,官員賣房肯定都會留有一手。”即使這批“灰色房產”在外力驅動下大量地在市場中得以流通,滿足了市場真正的需求,但促使高房價形成的原因還有很多,包括房地產開發稅費過高、土地出讓金成本越來越高等。
上一篇:葉楚華:造勢恐慌性購房是房產商的營銷手段
下一篇:劉光宇:中國四線城市地產風險為何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