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三線城市商鋪價格便宜,將吸引不少人返鄉買鋪投資。在二三線城市,市民買鋪不能單看圖紙和模型,要了解商場所在位置的商業氣氛。 慎買“樓花”,謹慎看待“返租”等問題。
去年以來,隨著限購令在二三線城市實施,商用物業,特別是面積小、總價低的小商鋪,已成了不少人回鄉投資的一大選擇。
二三線城市主題商場鋪監管少風險大
據了解,目前不少二三線城市的主題商場鋪,大多與廣州前幾年的情況相似,發展商都把有3-5年的“統一經營”期做旺商場作為商鋪的一大賣點來宣傳,而且“統一經營”期間的返租回報高達8%-12%。另一方面,不少主題商場還宣傳自家有經驗豐富的“統一經營”團隊,而且這些團隊還大多自稱來自廣州、香港,以其在廣州和香港成功運作的項目作噱頭。
但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3·15”過后,因為小面積主題商場鋪頻頻爆出遲交鋪、辦不了房產證、開不了業或開業后經營不善等負面消息,小面積主題商場鋪投資風險備受社會關注。去年初至今,在廣州等地市政府相關部門大力監管之下,廣州等地的小面積主題商場鋪市場已逐步走向規范化,買家的投資風險也一定程度有所降低。
但是,與廣州相對成熟的商鋪市場大為不同的是,目前在大多數二三線城市,方興未艾的小面積主題商場鋪熱潮卻明顯缺乏充足的監管,一些在廣州已早被制止的銷售行為,在二三線城市卻仍“行得通”。比如說在廣州,目前已規定裙樓商鋪如果想改規劃“大拆小”散賣,通常都只能分拆成最小20平方米的鋪,而且都需要有經驗充足的經營管理方進行管理。而一手商鋪需申請到預售證后才能開賣,二手商鋪需有房產證才能交易。而且廣州不少在售的主題商場鋪絕大多數是已建好的現樓,就算商鋪仍是圖紙上的一小塊,現場還沒有間隔出來,但至少商鋪所在的那棟樓是一早建好的,看得見摸得著,也有了整棟樓的房產證。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推售的主題商場鋪,卻有不少項目目前仍只是在建性質,有的甚至還只是“樓花”,整個商場只是挖了個坑,還沒有建起來,只有圖紙就已開始賣鋪了。需再等上兩三年才能交鋪,再加上開業頭3-5年的“統一經營”期,商鋪買下來后,要5-8年后才交到小業主手中,這樣投資的風險會相對增加。
專家提醒
出手前先考察商業氛圍
對人們在老家買鋪的計劃,中原地產商鋪部總監法永能指出,對商業地產的投資客來說,出錢買商鋪,除了產品本身以外,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投資回報,也就是商鋪交到自己手中時,能租多少錢,價值能不能上升,這主要還是要靠商鋪周邊的商業氛圍。廣州等地畢竟是一線城市,有成熟的商圈和業態,但一些二三線城市商業仍在起步階段。雖然近年來,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但是有些城市規模不大,人口不多,卻一下子建起了多個大型商業中心,有些項目在后期招商、運營都困難重重,商業地產的泡沫已開始在二三線城市顯現。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在出手前一定要考察好商場周邊是不是有較為成熟的商業氛圍,如果周邊商業氛圍仍冷淡的話,投資主題商場鋪的風險就會更高。除了地段商業氛圍外,商鋪發展商、經營管理方的實力也非常重要,不要被所謂廣州、香港經營團隊的花哨包裝所迷惑,最好要打聽清楚發展商或運營團隊在本地有沒有成熟運營案例,真正的運作情況如何。
另外,因為一些二三線城市對商鋪銷售的監管遠不如廣州完善,如廣州對“樓花”銷售有嚴格的限制,建筑主體沒有建好的商場不能銷售,也嚴禁期樓商鋪搞售后返租,但很多二三線城市仍然缺少這方面的監管,有的商場挖一個坑就能賣鋪了。如果投資購買商鋪“樓花”,一旦開發商“走佬”,投資者的付出將血本無歸,所以說,對回鄉投資商鋪的人來說,一要看好地段,二要考慮發展商及經營方實力,三是要慎買“樓花”。
上一篇:樓市步入收樓階段 收樓時的流程有那些
下一篇:房價持續走高 剛需買房需注意三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