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至少需要1.3萬億的資金,中央政府的下撥杯水車薪,開發商對于保障房的建設亦持觀望態度。
這高額的建設資金究竟如何籌集?保障房建設的主力軍應該是誰?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面對難以冷靜的房地產市場和難見下行的房價,中央政府在今年年初提出了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目標,還要求各地須明確各自的建設任務。不僅如此,中央還讓各地立下“軍令狀”,對于保障性住房租售管理和后期使用監管不力的地區,將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和問責。
無論是采取收益補貼還是稅收補貼的方式,使民間資本在投資保障性住房的時候,可以獲得相對合理的回報率,才能吸引民間資本進來。
對此種種疑問,0352房網特邀清華大學博士、北京貝塔咨詢中心合伙人杜麗虹女士,闡述她對于保障房資金模式的觀察和思考。
0352房網:目前我國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杜麗虹: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比較復雜,很難明確說由哪些組成的,因為表面上跟實際的并不一樣。比如說廉租房、公租房等,是由開發商購買的地中間配套的比例這部分開發的,這個錢是開發商出的還是政府補貼的?很難說。
0352房網:目前保障房建設的資金來源里,中央政府直接下撥的補助大概是什么比例?
杜麗虹:在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中,中央政府下撥部分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現在主要還是靠地方的配套。但地方也沒有那么多錢。其實,中央的下撥更多的是一種引導性的,并不是一個主體,地方的配套以及民間資本才是主體。
0352房網:現在民間資本介入還不是很多,那么地方政府出得是不是比較多一點?
杜麗虹:現在壓力都在地方政府上。
0352房網:保障房建設中,要求地方政府要把土地出讓凈收益的10%用作保障房建設。但有數據顯示,按保守的算法2010年土地凈收益的10%應該有1000億,但是實際上只有100億左右。為什么這個10%的目標很難達到呢?
杜麗虹: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建設資金的問題,而是在于土地。因為加大保障性住房開發,勢必需要地方政府拿出一定面積的土地。
0352房網:感謝您接受我們的獨家訪問。
上一篇:嚴之堯:沒有質量的土地數量是不可靠的
下一篇:蘇勇:中國陷入福利分房吸引人才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