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下一步國土資源部門將著力加強哪幾方面的工作?
徐紹史:要加強頂層設計,搞好工作布局。以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為主線,統籌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生態建設。一是全面落實節約優先戰略,以總量控制倒逼節約集約、以嚴格標準促進節約集約、以政策法規保障節約集約、以試點示范帶動節約集約,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二是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三是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著力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制度平臺。四是全面加強陸海統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優化海洋資源開發布局,有序開發海底礦產資源。五是大力推進國土綜合開發整治,優化國土開發空間布局。
要持續推進改革,加快制度供給。一是深化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能夠反映所有者權益、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二是全面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障好被征地農民的合法土地權益。三是深化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四是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五是建立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機制,資源開發收益更多地向資源產地傾斜。
要服務國計民生,促進持續發展。一是保障發展更加有力,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穩步增長,節約和挖潛用地能力明顯提高,重要礦產的國內保障程度進一步提高。二是保護資源更加嚴格,鎢、錫、銻、稀土等優勢礦產資源和特定礦種的保護明顯加強。三是資源利用更加集約,“十二五”末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比2010年降低30%的目標,煤炭采區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鐵、銅、鋁等重要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四是資源配置更加優化,2020年重點城市群、重要經濟區及海岸帶國土經濟密度顯著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優化、疏密有致、開發有序的國土開發格局。五是開發保護更加惠民,民生用地應保盡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和長遠生計有保障,資源開發收益分配向資源產地傾斜,礦地關系更加融洽。六是人與國土更加和諧,生產、生活、生態用地更加合理。
上一篇:任志強:中國養老地產很有前景但存概念性錯誤
下一篇:秦虹:如何看待穩增長條件下的房地產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