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們迎來經濟復蘇的一年,樓市在利好政策刺激下一路直上。進入2010年,延續上升勢頭的樓市并沒有走多遠。3月份央企的瘋狂買地,加速了政府治理房地產市場的步伐,先是4月17日出臺“新國十條”,隨后又在9月29日出臺了新政策,樓市一年兩調控史無前例。
在政策的調整下,樓市出現了一波三折的動蕩,調整回落再上漲,曲折中略有前進。
大龍地產財地兩空
事件回放:1月20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公告,由于大龍地產逾期未簽訂該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土地開發建設補償協議》,市國土資源局依據《拍賣文件》的有關規定,決定取消大龍公司的競得資格,同時對于大龍公司已經交納的2億元競買保證金將不予退還。隨著公告的發布,去年制造天價地王的大龍地產事件也宣告終結。2009年11月底,北京市大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50.5億元、樓面地價2.9859萬元/平方米,拍得北京新地王。
點評:說大龍“膽大包天”一點不過分。現在關于事件的起因還沒有確切的說法,是為了公司炒作,還是有背后黑手在慫恿,還沒有定論。
78家央企退市
事件回放: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杜淵泉3月18日表示,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正在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產業務。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一段時間以來,央企不斷斥巨資入市拿地。在政策發布的前一天,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以17 .6億元拍得海淀區東升鄉居住、商業項目地塊。此前入市拿地的央企還包括中國電子、中國煙草等一大批不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企業。
點評:沒開發經驗,但就是有錢。這是地產界對央企財大氣粗的形容。它們的入市客觀上造成了近兩年來的地價飆升。
“新國十條”劍指投機性購房
上一篇:物業費項目怎么構成
下一篇:房屋權屬對買賣合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