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積增加逼你買單
陷阱:購房合同霸氣十足
遇到不規范合同,該如何進行房產維權?賈先生購買了一套帶閣樓的房子,預測面積為142.06平方米,交房時卻發現房子面積已經“漲”到了153.8平方米,足足多出10多平米,面積誤差率達到了8%。開發商要求業主補足房款才能拿鑰匙。對于多出來的幾萬元房款,開發商顯得底氣十足:合同書上寫明了“房屋面積以實測為準”,購房者簽字就表明認同合同條款,理所應當按照現在的實測面積繳納購房款。賈先生不禁感嘆:這份合同真是“霸”氣十足。
分析:監督站工作人員指出,根據有關法律,開發商交付使用的房屋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按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如面積誤差比超出3%,若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但開發商卻用格式合同逃避了這些責任,讓消費者被迫為多出的房屋面積全額買單。

提醒:簽訂購房合同或協議時應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項條款,對于不規范的合同或協議,特別是內容對購房人的權利和義務限定較多的,應盡量請教專業人士后再簽字。
上一篇:市同泉里40號院常停自來水給居民帶來不便
下一篇:香河土地案多方皆輸 涉黑事件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