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面粉廠地塊規劃中的北側兩幢樓,與朝暉苑小區一河之隔。從設計圖上看,距離朝暉苑最近一幢居民樓間距為70米,最遠的75米。“經過6次協調,我們現在已經將樓高由原來的75米降低到60米。我可以保證,最低樓層的光照大寒日至少可以達到4小時。”葉振華說,其實原來75米的光照也是符合國家“大寒日有效日照不少于2小時”的相關規定的,只是為了照顧到居民的情緒才降低高度,但現在要開發商再降,已不太可能了,因為沒法滿足相關的容積率等規劃指標了。
對于業主提出的板式改點式以及再往南移,葉振華說,他們也考慮了,但沒有可行性,地塊的狹小決定了目前已經沒有退路了。為什么沒有在朝暉苑公示?葉振華表示,其公示地點是按相關要求執行的。
規劃局說,依法審批
讓朝暉苑業主很不滿的方案,其規劃到底有沒有問題呢?杭州市規劃局相關處室表示,2010年底,建設單位申報方案,原方案靠近北側朝暉苑的兩幢建筑6#樓為75米,5#樓為58.4米。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總平面圖及日照分析報告,其與周邊建筑的間距及日照均滿足規范要求。
和朝暉苑業主利益相關的方案,為何沒在該小區公示?杭州市規劃局相關處室表示,兩次公示均按照規范要求,一是根據張貼不少于兩處的要求,分別張貼在項目所在社區(河東社區)和項目現場;二是在規劃局網站上進行公開公示。當朝暉苑居民提出沒看到公示圖時,規劃局組織協調會議,向居民提供了前后兩次公示的總平面圖,并在會前讓建設單位將建設設計文本提供給居民代表。此后朝暉苑居民提出了對方案修改的詳細意見,規劃局一直在進行協調工作。
記者將杭州市規劃局的答復反饋給朝暉苑業委會及居民代表后,他們表示不認可。業主毛女士說,小區的光照的確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兩處公示為什么都沒有貼到他們小區?雖然規劃方案可能是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但業主的生活質量受影響是明顯存在的,誰來給老居民一個交待?
規劃局最后的意見是:2011年3月到8月,該項目已經過七次協調,建設單位同意將6#樓高度由75米降至60米,規劃局將依法審批該項目。近日,市建委和市規劃局已聯合批復該方案了。
上一篇:房屋過戶遭遇中介失約 業主定金化泡影
下一篇:一場房貸引發幸福戀人房屋財產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