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派出的八個樓市督查組赴各地進行督查。盡管全國樓市成交陷入低迷,但房價依舊保持高位。有消息稱,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控將進一步升級。國家發改委也正在研究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以使商品房價格能夠保持在合理水平。
樓市嚴控下,房地產開發商使出渾身解數,頻打優惠牌,在房價“降與不降”之間徘徊。反商品房“暴利”之聲不絕于耳,房價“暴利”能否“止暴”?
中國房地產行業暴利狀況如何?
到底房地產是否有暴利,相信答案是不言而喻。在中國大陸的各類富豪榜上,房地產富豪們始終名列前茅。“福布斯2005年中國富豪榜”上,前50人中有15人以房地產為主業或主業之一。
中國社科院2011《住房綠皮書》分析,眾多企業集中投資房地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對較高的行業毛利率。2009年,我國房地產業平均毛利率為55.72%。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合會研究院副院長陳寶存說,現在房地產業的利潤并沒有像外界想象的那種暴利,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也就在15%-20%之間。此前有媒體報道,國際上房地產利潤合理區間通常不超過5%。
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他幾年前對北京地區房地產業利潤率進行間接估算時發現,地處西四環和西五環之間的玉泉路周邊地區商品房銷售利潤率大概為34.7%,投資收益率高達138.8%。近年來,房地產業這種高銷售利潤率、高投資收益率已是眾所周知。
“我沒有調查你們每一個房地產商的利潤,但是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溫家寶總理今年2月與網友交流時的一番話,引發社會共鳴。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各項目成本和利潤情況不同,即便是相鄰地塊,定位不同,開發商投資成本也不一樣。土地成本也許可比,但設計費、建設成本等環節差異很大,“暴利”界定還有難度。
多年來,盡管國家統計局、國土資源部、全國工商聯等部門或者機構都調查過房價成本構成,但因為有的調查結果一直沒有公布,已公布的不同部門的很多數據相差較多,因此,房價的真實成本對于公眾來說始終是難解之謎,有關房地產行業是否存在暴利也因此眾說紛紜。
“國家反對開發商謀取暴力是為老百姓著想,”一買房者則認為,“高房價便是開發商‘暴利’存在的最好證明。”
房地產業有暴利?地產商“叫屈”
就在公眾責怨高房價緣由開發商“暴利”之時,開發商也開始為自己所背負的“暴利”“喊冤”。
萬科[簡介 最新動態]董事局主席王石稱沒有高利潤,萬通地產[簡介 最新動態]董事局前主席馮侖早在2009年也曾公開表示,房地產開發商的平均資產收益率達不到5%;華遠[簡介 最新動態]集團董事長任志強也稱,過去幾年平均的行業利潤率只有8%左右。任志強并在微博中回應,“可以讓全社會公正的了解誰是暴利,別總被埋在欺騙之中,F在被壟斷的是土地”。華潤置地副總李光翌也在微博中叫屈“開發商怎都成了不法之徒?”
“在中國,小到日用品,大到汽車,惟獨房地產價格‘不透明’,標價依據不清,大多僅公布平均價,起步價。至于一套房子應值多少錢,也只有開發商自己算得清。”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告訴人民網記者,“現在房地產市場不規范,隨意性很大,甚至市場好時,一天一個價格。這樣非常容易產生哄臺價格,開發商隨機謀暴利的行為。”
“住房定價過高就會被認為是暴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員曹建海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開發商的價格是不是定高了?只要超過正常的市場價格20%,就可以認為是暴利。”
上一篇:住建部原副部長:必須弄清房屋空置率
下一篇:尹中立:降息也難以救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