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壓力與反力都是成對出現的。于是開發商們紛紛轉戰二三線城市或商業地產。”相比一線城市每平方米高達兩三萬的房價,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對投資者來說成本更小,房價上升空間也較一線城市更大,因此被投資炒房者視為“價值洼地”而追捧。現在出臺了對二三線城市的限購政策能擊碎他們的這一夢想嗎?
據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研究部署繼續加強調控工作。其中強調已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要繼續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
這就是說,國家政策性干預措施仍在加強。我看這不光是限制購買力,從而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遏制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也是給房地產開發商、地方政府追逐暴利的掐喉行動。因此這一措施涉及的利益格局是多方面的,甚至于房地產股市的收縮。當然,政策打擊的主要目標是投機性購房,但實際被波及的仍然是改善型購房者。
有報告顯示,當中央政策對一線16個大城市住房限購后,明顯可見這些城市的成交量大幅降低。究其原因不是沒有人能夠承受起這樣的價格,而是政府用政策限制了購買力。據萬科隨后的北京市調的結果顯示,在今年初能有資格購買而且有能力有意愿的購房者只有17萬左右,這個數字只相當于去年成交套數。
這一好政策能不能執行好,關鍵在地方政府。因為許多地方政府依賴的是土地財政,一向又把住房價格與GDP增長及自己的政績掛鉤,當一線限購,開發商們向二三線洶涌的時候,他們高唱“二三線城市機遇論”很是歡呼鵲耀,現在要對二三線限購,難說他們會對限購政策抱積極態度。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中央設計了問責制,“不限購,就約談”。但能否奏效,人們在拭目以待。現在已經出現了“你有政策,我有對策”。比如通過推出優勢地塊的方式吸引房地產商的進入,而把邊緣較偏僻的地塊留給保障性住房用地;還有的地方政府為推出土地,而不斷以抵押貸款追加新的投入,掀起商用地產小熱潮。這樣勢必造成配套投資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進度。如幼兒園、醫院、小中學、城市管網等,這些配套基礎設施的落后,則造成城市人的生活質量大幅降低,城市弊端日益顯現。
因此如果二三線限購令執行的不好,房地產投資投機需求大量介入二三線城市,不但會拉升房價高漲,不能保證基本民生的需要,還會帶來愈來愈多的暴力拆遷以及物價上漲,會造成各種不穩定的因素。這個現象我想是中央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必須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職責。要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
上一篇:葉檀:取消房地產市場的限購是大勢所趨 
下一篇:李驍:房企減溫二三線城市中擴展資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