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風是我們歷史上一次慘痛的教訓,為了虛華不實的目的,浪費財力物力和人力,并使國家和民生陷入了三年困難期。保障房如今進行“大躍進”,本來就非常危險,如若還要鼓勵繼續躍進放衛星,質量問題堪憂。保障房建設,首要之義就是防止大躍進,警惕浮夸風,如今浮夸風沉渣泛起,令人心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日前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進度和質量安全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嚴格落實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鼓勵各地在已明確建設目標基礎上,超額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鼓勵超額開工建保障房,或許正在形成新一輪的浮夸風。
第一,虛報數字,把各種存量房改頭換面當作保障房。如河北石家莊就曾出臺文件,將小產權房沒收,視為保障房。且不說沒收小產權房侵犯公民的財產權,單說將小產權房沒收為保障房,就有濫竽充數的嫌疑。像這樣不搞增量而熱衷于搞再分配的行為,只能搞得雞飛狗跳,歷史教訓深遠,為政者不可不戒。
第二,重視數量,而不重視質量。保障房沒人敢住,就不能成為保障房。一些保障房,很明顯就是質量不過關,還沒入住就問題重重。在建房之初,想到的是偷工減料,損人利己。這樣的保障房,沒有保障,因此,很多人稱不敢住保障房。
第三,保障房成為新權力房,比如一些地方單位自建房借助保障房的幌子,重新大張旗鼓地進行。比如,在陜西等一些地方出現了以自建房助推保障房的怪象,一些企業或者單位紛紛建設自建房,而建設的房屋數字卻用來充當保障房,從而達到完成建設保障房任務的目的。還有一些單位,明目張膽地搞自建房,損害市場其他主體的公平機會。
保障房本來的意義在于保障民生,應當謹防這種假保障房在數據上虛增。為了防止浮夸風,我們應當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嚴防虛報數字,引入透明的監督機制。如果數據不透明不公開,即使是正確的,還是引起民眾的懷疑,保障房數量尤其如此,特別是在國家明確定量任務的前提下,各地保障房數量應當精確到每套房都有據可查,經得起群眾的質證。
第二,嚴把質量關,發現保障房質量出了問題,應當給予重罰。因為保障房本身是給百姓的福利,具有公共品的性質,如果質量不過關,不僅坑害民眾,還有損國體。如今豆腐渣工程泛濫成災,比如橋塌路壞出現很頻繁,就是與監督不嚴有關,保障房一腳踹個洞;他們狼狽為奸濫竽充數套國家資源,貓鼠勾結往往使得在紙面上很嚴格很莊嚴的監督變成了兒戲,成為使用者的夢魘。有的地方實施質量終身問責制,這是蠻好的舉措,問題是怎樣執行,并且歷史地追訴。
第三,嚴禁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超國民待遇地變相搞福利分房。這些年來,之所以一些單位敢于搞變相福利分房,原因是這些單位骨子里有一種蔑視律法的潛意識。福利分房卻以各種名目出現,一些官員從人民的公仆,蛻變成為人民的老爺。經濟適用房成為他們的官房,如今還要以各種自建房的名義搞變相福利分房。有關部門不能搞雙重標準,要以市場公平為核心,而不是以身份地位論高低。用自建房充當保障房,既可以滿足中央交給的任務,又可以滿足一些特殊群體的利益的好事,不應當成為一種常態,只是一種權力的傲慢和狡猾。
我國保障房缺課十幾年,現在大規模的補課,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任何目標不能變成浮夸風,要根據資源和實際情況,做一套就要踏實地做一套,不能變成官員政績的遮羞布,更不能成為利益團體新一輪分配資源的工具。
住建部副部長齊驥鼓勵“超額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前提最重要,即只有沒有防止保障房浮夸風,才能真正做到不浪費民力和財力,達到保障民生的目的,否則,浮夸風一起,就變成禍國害民的工程了。
上一篇:北草: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十分堪憂
下一篇:任志強:構成房價上漲的三大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