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中國經營報社和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九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在北京舉行。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表示,房地產業大起大落對實體經濟影響是非常不利的,希望政策能夠更加固定、更加透明和可預見。
根據1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環比下降的城市已經高達34個,與此同時,70個大中城市的價格平均環比指數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對此,金碚表示房價下調并不是這一產業不景氣,而是因為宏觀調控作用開始顯現。
“宏觀調控的目的也是為了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金碚表示,房地產在中國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對制造業的拉動明顯,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良性的,而如果房地產業大起大落會給實體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金碚表示,房地產問題不是短期調控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制度建設,很多規則要透明、可持續、可預見,調控政策不能忽冷忽熱。“房地產的投資和購買是一種長期性的行為,不能因為制度不健全,政策多變,而變成短期的投機行為”,金碚希望政策可以長期可預見,更加固定和透明。
“這樣的政策環境對房地產業發展才是有利的,非常有利于減少短期內在房地產業的投機行為”,金碚表示,“只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對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就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一篇:賈臥龍:公開成本值得全國房企大面推廣
下一篇:牛刀:房價下降言論在國人面前形同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