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高h视频在线,国产乱视频在线观看,一个人看的www网站,久久97精品

買房找優惠?就上0352房網![登錄] [注冊]

楊紅旭:海外熱錢會蹂躪樓市推高住宅價格嗎

2012-10-31  來源:楊紅旭的博客  編輯:木木

  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今年以來中小型住宅價格升幅高達21%,大型住宅價格上升11%。因此再度出手“兩招”打壓樓市:一是,所有非香港永久居民、所有香港和外地注冊的公司購買香港住宅時,除繳付一般印花稅,還需要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其二,增加額外印花稅的稅率和延長適用年期。

楊紅旭
楊紅旭

  所謂的額外印花稅,得追溯至2010年。為了抑制房價,當年10月香港推出額外印花稅。如今,將額外印花稅的稅率增加了5個百分點:若買家在半年內轉售,稅率提高至20%,半年至一年為15%,一年至三年為10%。而且將此政的實行期限由兩年延至三年。

  這就意味著,一個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一套1000萬的住宅,半年內賣出時,共計須繳390萬的印花稅(約40萬的一般印花稅、150萬的買家印花稅、200萬的額外印花稅)。天呀,還有大陸人敢于在港短線炒房嗎?

  香港房地產市場如此緊張,也讓很多人擔心內地樓市走向。回顧過去兩年,二地皆從2010年實行房地產調控,但內地效果明顯好于香港。內地房價經歷了去年10月至今5月的持續下跌,而香港樓市基本上維持上漲態勢。從內部原因看,內地以限購為代表的行政性政策,比香港的“印花稅”的作用機制更直接,見效也更快些。

  關鍵是,近期香港房價出現加速上漲的危險信號,這主要與外部環境變化有關。美聯儲是“禍根”。9月14日,美聯儲悍然推出了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也即QE3: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MBS),沒有設定停止時間,同時延長0~0.25%的超低利率期限至2015年中。其后,歐盟、日本等也跟著了放松貨幣政策。美歐日大量印發鈔票,必然導致全球流動性增加,股市、黃金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都會受到影響。

  鑒于歐洲經濟最糟糕,日本經濟也不咋樣,美國經濟弱復蘇,新增超量資金中的相當部分,可能流向新興經濟體。花旗報告顯示,自QE3推出之后,全球資本市場資本開始從發達國家大舉流向新興市場,北美占到全球資本流出總量的90%以上,香港、澳門、韓國、泰國等地區流入大量資金,其中作為國際金融自由港的香港尤為顯著。

  外部金融環境的變化,也對大陸形成了影響。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便一是一個征兆。今年二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出現罕見的負增長,人民幣對美元也微幅貶值。而形勢從三季度開始逆轉,7月下旬人民幣開始第三輪升值(第一輪升值出現在2005.07月-2008.6月,第二輪升值出現在2010.06月-2012.02月),10月加速升值,甚至出現漲停。與之相適應,9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新增1307億元,創下了8個月以來的新高。顯而易見,QE3的“流毒”也在向內地浸透。

  很多人不禁擔心海外熱錢對內地房價的推漲,畢竟香港和澳門地區已深受其害了。筆者的看法是,我們既要防范海外熱錢興風作浪,又須明白一點:他們在內地炒樓炒房的好日子早已過去。與港澳地區不同,內地一直對資本項目實行管制,外資無法自由進出,想要進入房地產市場,須經過合規性審批,當然也有假借其他渠道混進來的。

  從2004年開始,海外基金整棟收購成熟物業和散戶炒房的規模迅速增長,助推了一線城市房價。2006年國家出臺了“限外令”,炒房比重因此明顯下降。2007年,外資重新泛濫,股市創了天高,但在樓市中已無搶眼表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國內經濟和樓市雙雙下行,熱錢外流,部分海外基金急于拋售在華物業,孰料鮮有接盤者。

  其實,外資也清楚,內地房價狂漲的時代漸行漸遠,資金可能會進入股權交易和開發領域,純粹的購買成熟物業,案例并不多,而且一般是優質商辦類物業,購買住宅案例比較罕見。既如此,又何必憂心住宅價格被熱錢大幅推高呢?

(責任編輯:0352房網)

    上一篇:付強:開發商豪宅戰略目光投向二三線城市
    下一篇:鄧浩志:房子如果空著可以用來收日租賺錢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最新評論進入詳細評論頁>>
    評論列表(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本站不保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如有虛假房源請及時舉報,一切房源交易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網 版權所有。
    客服熱線: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