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倒掛原因何在
風險前50名中并沒有一線二線城市,而且呈現出越是一線城市風險程度越低,這種倒掛現象其實并非空穴來風。
從市場供應角度看,一線城市不存在過剩問題;從土地、人口規模對比來看,一線城市人口密度偏高,而由于城區面積大多狹小,因此其人均可占有土地居住面積在全國的排名普遍靠后。
從房價角度看,一線城市雖然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較高,但由于多年以來房價增速相對更快,因此從房價收入比層面上看一線城市確實偏高,但考慮到其激烈的市場供求矛盾,高房價所帶來的風險仍然是可控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大環境的變化,中國城市之間房地產開發水平差異縮小。現在,很多開發商往三四線城市轉移,就是因為其城市化率低。很多內陸的縣級小城市,投資開發幾千萬到幾個億的項目,當地政府十分熱情,“關系好處、風險很低、房價穩漲”常被稱為3個明顯的優勢。
個別三線城市風險主要表現在供求關系上,隨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快速擴張、房價的持續高漲,一部分三線城市近年來也加入到大力發展樓市的行列中來,但其本身的需求體量其實并不足以形成支撐,這些城市未來風險正集中展現。
實際上,在當初或許是優勢,但隨著盲目以及不規范的開發環境的發展,三四線城市的優勢便隱藏起來,劣勢則占了上風。當這種劣勢積聚到一定程度,其風險甚至高于一二線城市。
四線城市則是由于土地放量普遍高于住宅市場消化能力,未來發展風險巨大。“它和二三線城市差別就是人口密度比較小,所以這個指標相對來說比較居前,導致地廣人稀,土地供應多,供求關系失衡,供求關系逆轉。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城市當中如果大規模地做房地產開發風險是非常大的。”丁祖昱同時強調,這不是講四線城市不需要房地產開發,四線城市的進入還是要非常謹慎的,在這些城市當中,有限的客戶需求、市場需求和相對無限的土地供應構成了這些城市最大的風險。
上一篇:王天龍:房地產暴漲恐慌很大程度是人為操縱
下一篇:葉楚華:造勢恐慌性購房是房產商的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