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調控與房價的關系,業內越來越多的聲音指出:不能將調控目標簡單化為“調房價”。陳志表示調控首要目標是抑制樓市中投資投機性需求,而調控并不能100%做到抑制住房價的波動。
陳志認為,在貨幣貶值、財富縮水的情況下,房價不可能下降。2010年以后的調控,是從需求管控這個角度入手的。通過限購限貸等一些手段限制一部分人群投資投機性購房,使得我們現在能夠買得起房子的這些人,最大程度地實現房子的居住功能,這是我們調控很重要的目標。房價的波動有很多的因素,調控并不能100%做到把房價的波動給抑制住。
陳志解釋道:“我們要看到調控措施是針對哪一塊的。我們不斷地在強化一個概念,就是2010年以后的調控,是從需求管控這個角度入手的,通過限制一部分投資人群、通過限購限貸這樣的一些手段來實現的,更主要的指向是驅逐那些要通過買房子來投資的那些人。”

陳志認為,房地產的調控目標應該是使得現在能夠買得起房子的這些人,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房子的居住功能。“比如說五年的限購,在北京比較適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做法。總體說來,樓市價格的波動有很多的因素,僅通過調控并不能100%把樓市的房價的波動給抑制住。”
針對不同的調控手段,陳志表示:“從這個調控政策的重要性做一個順序性排隊的話,購房人的心理是第一位的,包括影響他的支付能力的變化的很重要的是貨幣政策,就是銀行的貨幣政策、房貸的緊與縮。最不重要的排在第三位的恰恰是限購政策。”
“我們的貨幣貶的很厲害,我們的財富縮水的速度很快,我們的老百姓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買房子變成一種避險的方式。那么在我們限購的這種政策下,有可能就是說我們貨幣政策也沒有大動,我們的市場預期也比較穩定,那么限購政策顯然就有效。”陳志如此解釋調控效果問題。
陳志認為,去年兩次降準、兩次降息這些動作,實際上為去年下半年,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的翹尾帶來一個巨大的心理支撐,導致了我們市場預期的一種改變。“在經濟穩增長的情況下,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很小,但并不能因此理解為調控失效。”陳志說。
上一篇:朱大鳴:管理層將直面一線城房價暴漲難題
下一篇:王石:泡沫破滅危言聳聽 房價稍微有點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