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無論是住宅的銷售面積、銷售金額還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全都出現了漲幅回落的情況。不過,就在購房熱潮逐漸退去的同時,一連串“賣地”的消息卻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頻頻成交的高價地塊,穩步上升的土地價格,在人們感慨眼前的房價終于開始趨穩的同時,卻也不得不擔憂:地價漲了,未來的房價止得住嗎?
雖然談不上迅速回調,但樓市降溫的特征在年中已經越來越明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14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增速比1-5月份回落6.9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 33376億元,同比增長43.2%,增速比1-5月份回落9.6個百分點。僅就樓市銷售情況的同比數據而言,年中的這一數據已經是自5月以來連續第二個月回落。
與此同時,7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價格變動情況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在減少,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在增多。即便是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漲幅也大都呈下降的態勢。
年中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的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同期市場成交逐步回升,基數不斷加大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產調控對樓市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作用于市場,持續已久的購房熱潮正在趨穩,而在這種穩定的態勢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同比增幅或仍將保持逐步回落態勢。
不過,就在樓市量價齊齊趨穩甚至微露回落苗頭的同時,全國土地市場卻呈現出一片完全不同的格局。
同樣,根據國土資源部下屬的土地勘測規劃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3226元/平方米,環比增速為1.62%,較上一季度增加了0.15個百分點,且已連續五個季度加速上升。
拋開這些宏觀的統計數據,僅僅5、6月間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不斷爆出的“地王”新聞就已經足夠顯現出目前土地市場的熱度。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土地市場持續活躍,有實力的房企拿地現象集中,優質地塊往往競爭激烈,各地地王頻現,土地價格也持續攀升。預計三季度在市場依舊平穩情況下,土地價格仍將保持平穩向上,同比仍將保持較高增幅。”朱光認為。
持續升溫的土地市場不斷加大人們對未來樓市房價的擔憂。
“面粉漲了,面包能不漲價嗎?”根據以往的經驗,土地市場的持續火熱往往是房地產市場升溫的前奏。盡管銷量的回落無疑會對房價形成短期的壓力,可放任土地市場的升溫,未來的房價還能止住嗎?
“整體來說,當下樓市量價均居于高位,而開發商的資金情況明顯好于往年,在這種情況下調控樓市的難度明顯加大。”在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看來,由于市場對政策的逐步消化,房地產企業對于后市依舊比較樂觀,因此拿地力度未減。
此外,隨著上半年的臨近結束,在財政收入的壓力下地方政府推地節奏也有所加快,許多地方政府對高價賣地的做法采取“樂觀其成”甚至“推波助瀾”的態度,從而進一步刺激土地市場成交持續活躍。而這些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與理性都不能說是好消息。
當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擔心目前的地市會帶熱未來的樓市。
“‘地王’項目入市時,如果市場整體低迷,企業不賺錢甚至虧錢也要降價促銷的情況比比皆是。”有專家表示。
從拿地到賣房,之間的周期往往在兩到三年,地價對房價的影響很難及時作用與顯現。有專家說,目前土地市場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更大程度上仍然是對普通購房者心理預期的影響。擔心地價漲了,房價就會跟著漲,從而出現恐慌的入市心理。而實際上,決定房價和樓市走向的最根本因素仍舊是供需和政策基本面。“畢竟,看好后市,和后市實際如何變化是兩回事。”
上一篇:國家統計局:下次人口普查盡可能結合住房普查
下一篇:胡存智:國土部將著手研究不動產統一登記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