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樓市成交量恢復性暴漲 30余城微調見效
來自媒體的統計顯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已有40余城市微調了地方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其中有30余個城市成功實施了這些政策。
據數據顯示,截至5月的前29天,北京、南京、廣州、寧波等多地的商品住宅(部分城市為商品房)的成交量都已經超過了2011年同期。
部分城市5月成交量超2011年同期
中房信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5月的成交量已經達到110萬平方米,而4月的成交量僅85萬平方米,3月更只有82萬平方米。2011年5月的成交量則為75萬平方米。成交量明顯增長。
類似的還有天津。雖然5月份還沒有徹底結束,但成交量已經達到77萬平方米,已經超過了4月的61萬平方米和3月的72萬平方米,并且略高于2011年5月的76萬平方米。
中房信的數據顯示,在30個城市中至少有20個城市的成交量已經超過了2012年3月和4月份。而這些城市或多或少有過微調當地樓市調控政策的紀錄。
以北京為例,此前11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和市地稅局發布通知,放寬北京普通住宅認定中的房價標準,按照房屋的區位不同設定了不同的房價標準。調整后,北京市70%以上的購房家庭能夠享受稅收優惠。3月份,北京的部分銀行又向首套房的購房者提供9折甚至更低的優惠貸款利率。
這些政策都對北京市場的成交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整個5月份,北京市場的成交量超過了110萬平方米。而據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說,這一數據實際還是滯后的,僅僅只反映了5月前27天的成交量。
與北京情況相同的是,在對地方的樓市調控政策微調之后,包括揚州、合肥等多地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均出現了節節升高的勢頭,只是幅度沒有北京那么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戰軍說,對于5月前四周的成交數據,他從兩個不同的研究機構獲得了兩組不同的數據。一個數據表明24個城市較2011年5月成交量增長,另一個數據是50多個城市較前一年增長。無論哪個數據更接近于事實,有一點可以肯定——成交量的同比上升是全國性的普遍現象。
與調控政策微調密不可分
各地出現的成交放量,是否與各地樓市調控政策的預調和微調有關?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的確是與政策的微調有一定的關聯。
薛建雄說,諸如公積金貸款政策的微調,大大提高了普通購買人群的購買力,使他們有能力入市,提高了成交量。
而李戰軍指出成交放量,有大型房企降價的原因,有一直受抑制的剛性需求集中入市的原因,也有季節性原因。但他還是承認,市場的成交回暖與高層對樓市調控的微調密不可分。
各地的成交量暴漲 會不會使各地重新叫停微調
一些業內人士所期盼的限購令的終止,也會更加遙遙無期。房地產專家陳晟認為,限購令放松的可能性的確不大。從目前的政策指向來看,所有的樓市微調政策,都是更多鼓勵剛性需求的自住購房者入市,但對投資和投機性需求的打擊,并沒有一點點放松。上述政策可能會延續,未來開發商仍然需要通過價跌量升來刺激市場。
而李戰軍則認為,面對經濟下滑的壓力,中央層面的樓市調控放松的政策也有可能出現,取消限購令等調控政策,也并非沒有可能。
上一篇:前五月北京簽約量猛增 低價項目為成交主力
下一篇:5月樓市成交暴增五成 剛需盤大賣價格也沒跌
- 發表評論
- 最新評論進入詳細評論頁>>
1、凡本網注明“來源:0352房網或0352fang.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本網,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均要注明來源本網站,否則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站部分資源來自互聯網,如我們的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將其刪除。
3、本站不保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如有虛假房源請及時舉報,一切房源交易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今日導讀
- 北京8月新建住宅成交量創新高 同比上漲117%
- 天津上周新房成交量漲價跌 價格環比下降3.11%
- 青島:7月新房二手房房價繼續下行 成交量上行
- 武漢7月樓市銷量創26個月新高 房價微幅上漲
- 7月廣州市房價創新高 全國百城指數連續兩月上漲
- 6月70城市房價環比下跌 青島二手房連跌11個月
- 6月25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上漲城市增多
- 濟南7月首周成交1284套 成交量略顯“低迷”
- 內地百城房價9個月來首次止跌 環比上漲0.05%
- 北京六月成交量似強心劑 房價上漲有如弦上箭
更多熱銷樓盤
- 樓盤名稱
- 商圈
- 均價
圖文熱點
房地產數據播報
- 太原市國土資源局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
- 全國樓價呈現微漲態勢 環比價格均未超0.5%
- “新國八條”出臺 北京樓市3個月周成交現腰斬
- 陳必安:地產行業的改變必定伴隨著困難
- 鄧浩志:商品房利潤不得超10%不具操作性
- 周俊生:開發商成樓市反暴力的正面教材
- 發展房地產金融重在落實差別化房貸政策
- 米易縣國土資源局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
- 余豐慧:開發商堅持房價的決心不肯動搖
- 劉植榮:全國房價即將拉開持續下跌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