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我們現在的政府如果這么管的話就會抑制市場,而且導致更多的不規范,我們現在就希望政府監管的市場既發結婚證,同時給一本計劃生育的書,剩下的事你就別管了,這樣大家還愿意結婚,否則這個行業就會朝著一個更加惡質化的方向發展,所謂惡質化的發展,就是由于你政策的不恰當,導致違規的人更多。
房地產行業政府拿得比股東多
馮侖: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房地產行業陷入一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道德怪圈,就是大家互相埋怨,但是這個事情怎么來的?我認為至少有一條跟稅收政策有關,舉個例子,現在給房地產行業拿A股上市公司年報公開披露的報表來看,股東拿到的錢和政府收走的稅,你們猜是什么比例?假如說股東掙了1塊錢,你覺得政府應該收走多少錢的稅?
0352房網:3毛吧?
馮侖:你看,這是你們的看法,但事實上是多少?1塊4到1塊6。
0352房網:就比股東拿到的還要多?
馮侖:比股東拿的還要多。我說的這都是A股上市公司公開的信息,你去看看萬科,去年交了將近百億的稅,他的利潤是多少?六、七十個億,你去查查,因為萬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也是中國好公司里的標桿,我們也一樣,全部都是稅比利潤多很多,如果是這樣一個稅收環境,你去想,只有這些上市公司、好公司在努力交稅,相當多的公司肯定沒法兒承受這個稅負,那他可能就出現了大家說的“逃稅”,有一些違規的,這樣的話,老百姓就該說了“一方面你們暴利,一方面又少交稅”然后就開始陷入這個怪圈,政府覺得又要查房地產的稅,結果政府每年把稅務工作的重點每年還是放在房地產行業,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你還認為我們股東拿1塊錢,才交3毛錢的稅,實際上我們要交1塊4,所以如果你稅務政策不恰當,會導致更多的人違規,導致更多的人違規了,你又更多的去查稅,你查稅又會給老百姓一個信號,讓他們認為這些人道德上有問題,就會更多的去進行攻擊,結果這更多的攻擊就會讓大家要么退出市場,要么撈一票就走,就是我說的,要么就是“自宮”,要么就“野合”,就是更亂。
馮侖:假定說我們把這個稅率做一些調整,世界上很少有這樣一個行業,政府拿的比股東拿的還多,所以我們整個政府的管理,目前來說還是在一個漸進的調控和完善、成熟的階段,就是這個“情人”是和政府的,但是政府的“情人”又比較多,人民也是政府的“情人”,就是政府要為人民服務,要關心人民的冷暖,這都是對“情人”的概念,對“愛人”對“朋友”往往有一點差別,對“朋友”是關注,但是你不一定會拿錢出來。
0352房網:就導致了我們現在“情人”之間的互相仇恨,老百姓現在就特仇恨你們。
馮侖:我們都是政府的“情人”,但是“情人”之間有時候需要溝通,現在是溝通的不好,政府有時候哪一個重,哪一個輕他要自己拿捏,我覺得最近政府已經慢慢擺正了自己的角色位置,接下來應該在一些細微的政策上,包括稅收,包括一些政府管理的尺度和深度,就“若即若離”嘛,拿捏到多少最合適?李敖有一首歌叫《只愛一點點》,政府對企業其實“只愛一點點”就可以了,“別人的愛比海深,我的愛比別人淺,我只愛一點點”大概李敖寫過這么一首歌。相當于回到一個問題“有多少愛等于幸福?”一般來說都是愛變成恨,叫做愛恨情愁,一般來說叫“愛死你”、“愛死人”,你看所有情感的悲劇故事都是愛起的,但是“恨活人”,為什么呢?你有仇敵,你就會躲著他,而且你會發奮鍛煉自己的筋骨,使自己變得很強大,所以一般都是“愛死人、恨活人”。
馮侖:政府如果愛企業愛太多,一定有問題,比如說政府包辦國企,那算是愛得更狠了,所以過去改革前30年,政府愛國企愛得太狠,最后把它愛死了,所以改革以后就是有點嫌棄他,就改革了,把這些國企全部改革成民營、合資,然后離政府越遠越好,你看他又活了,最近幾年又好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和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只是提供公共服務,而不是提供一對一的個別服務,政府的所謂“重點扶持”這些東西,在一個階段是有效的,如果長期的政策不應該是這樣的,它是公共服務,對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是一樣的“只愛一點點”愛到哪一點?就是這個企業自己能做決定的事不要政府來決定。比如我們說的“姿勢”的事情,那企業自己做決定,政府不要做決定。
上一篇:黃怒波 :中國政府重拳出擊樓市迎來巨變
下一篇:李顯亮:“商住配套”將成地產開發趨勢